台北市住宅老化速度快速,政府希望透过都更与危老政策加速老旧建物改建,根据台北市建管处公布的危老资料显示,台北市除了大马路边的老旧建筑改建热门外,巷弄内的老宅改建也相当积极,统计核准的559案之中,有高达55%的改建案门牌都在巷弄内,显示北市巷弄内的老宅受惠危老政策也动了起来,另外,统计还显示50坪以下的基地面积,平均可争取到24%容积奖励、100坪以上则平均可以争取到36%的奖励,基地面积越大可以获取高额容积奖励的机率越高。
信义房屋不动产企研室专案经理曾敬德表示,台北市大马路旁的老旧商办、饭店,因为所有权人单一,不仅没有复杂的整合问题,参与危老改建还可以获得40%的容积奖励,因此申请状况相当踊跃,不过统计台北市的危老案件,有一半通过审核的个案都处于巷弄之内,显示危老政策的确有达到鼓励老旧住宅参与改建的效果,不过受限于基地面积等因素,小基地的建筑物规划不易达到退缩或耐震相关条件,因此平均申请到的容积奖励较低,100坪以上的建筑物容积奖励比起50坪以下多了将近5成。
台北市巷弄内的危老改建案占比超过一半,除了住宅老旧改建需求殷切外,与参与者的意愿也有显着关系,通常大马路边一楼店效较强,但改建前后价值增值效益有限,因此屋主参与的意愿也会受到影响,不过巷弄内的一楼通常店面效益较弱,反倒比大马路的一楼店面更有机会整合。
北市危老的容积奖励方面,目前已核准的559件重建计画案中,有249件获得容积奖励最高上限40%(即奖励法定容积30%,外加时程奖励10%);申请容积奖励平均为33.48%;最低申请容积奖励值为8%。
虽然危老政策对于北市巷弄内的老宅改建有所助益,不过并非所有区域都能受惠,主要因为台北市房价水准较高,二方面巷弄内的小面积开发,造价成本都会比大面积开发的成本高上许多,若是北市以外的小巷弄,开发商进去整合的意愿都会相对低落。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