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20多岁女性成人因为心杂音与爬楼梯微喘,被诊断为心房中膈缺损,另有一名60岁女士健康检查时发现心臟扩大,平日活动时偶尔微喘,同样也被诊断为心房中膈缺损。经新竹台大分院小儿部小儿心臟科傅俊闵医师安排心导管手术,顺利关闭心房中膈缺损,手术后恢復良好,目前持续于门诊追踪。

正常人左心房与右心房互不连通,由心房中膈隔开,傅俊闵表示,若是心房中膈有破洞就称为心房中膈缺损,这是一种先天性心臟病。心房中膈缺损会造成血液经此破洞从左心房流到右心房、右心室再到肺动脉,导致右心室与肺动脉扩大而产生活动耐受性降低、容易喘等右心室衰竭症状,甚至可能导致肺动脉高血压等严重併发症,需要积极治疗。

然而大多数心房中膈缺损的人在年轻时可能没有明显症状,或者健检时仅发现轻微心杂音,傅俊闵解释,随着年龄增长才出现较明显症状,因此有些人到成年,甚至中老年后才被诊断出有心房中膈缺损。

傅俊闵说明,心房中膈缺损根据缺损所在之解剖位置分类。其中第二型心房中膈缺损,可利用心导管手术将其关闭,效果好且恢復快,只有腹股沟会有个小伤口。其他型的心房中膈缺损则因为破洞位置较不适合关闭器放置,仍有可能需要传统手术治疗。

新竹台大分院小儿心臟科团队过去几年与麻醉科合作,已陆续成功完成多例经心导管心房中膈缺损关闭手术和开放性动脉导管关闭手术,2020年底由小儿心臟科与成人心臟科合作,未来期望能透过资源整合与团队合作,逐步加强先天性心臟病的诊断及治疗,让桃竹苗地区先天性心臟病的大人与小孩都能就近接受妥善的医疗照护。

#心房中膈缺损 #关闭 #小儿 #心臟科 #傅俊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