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表示,一般性物价如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具「普遍」、「持续」与「显着上涨」等特点,才称为有通膨的现象。所以,如果只有部分商品价格短暂上涨,并不是所谓的通膨。
近月以来,台湾17项重要民生物资CPI年增率虽呈走高,至今年9月为3.31%。央行指出,但其占CPI的权数不大,影响相对有限,且油料费、运输费及蔬菜价格上涨较高,今年1至9月合计使CPI年增率上升1.01个百分点,但价格上涨大致上受到短期因素影响,例如蔬菜价格上涨与豪雨成灾等有关。
民眾对物价下跌较无感受,对物价上涨的感受则较深。央行解释,今年台湾通膨率较高,1至9月平均为1.74%,也与去年物价下跌,造成比较基期较低有关,如果以近三年平均通膨率而言,仍低于1%,显现相当温和。
央行认为,台湾长期以来维持通膨率低而稳定的结构性主要因素,在于全球化与自动化等因素导致供给面成本下降、公共费率(水、电费)平稳、货币政策透明度高,及没有政府债务货币化问题。且并未发生物价「普遍」、「持续」、「显着上涨」的通膨现象,再以通膨预期长期持稳于2%以下,短期内这些有助物价稳定的因素应不至于松动。
根据主要机构预测对台湾今年CPI年增率的预估,不至于超过2%,央行说明,且明年将回降,通膨预期也在2%以下,即国内通膨率应无持续走升之虞。维持物价稳定是央行的主要职责,将持续关注国内物价走势,掌握整体通膨发展,并採行妥适货币政策。
另行政院已指示副院长沈荣津督导跨部会「稳定物价小组」,除关注个别商品价格上涨是否有连锁带动的效应,并严防有人趁机囤积哄抬、操纵物价,确保民生物资供应无虞,加上今年电价不调整,且油电价格平稳机制已适时启动,应有助降低通膨预期自我实现的可能性,达到稳定物价效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