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上班族在办公桌上摆了一盆仙人掌,希望降低电脑萤幕所产生的极低频非游离辐射,减少对身体的危害,但这样做,真的有用吗?答案是「没用」。眼科医师则强调,萤幕蓝光对于眼睛的伤害远大于电脑的非游离辐射,民眾务必减少紧盯萤幕的时间。
为了减少水份的蒸散,仙人掌演化成针状叶,在日照强烈的沙漠生长,能够抵挡一定的阳光、紫外线,但阳光产生的紫外线(UV)及可见光非游离辐射,不同于电脑所产生的非游离辐射。
一般来说,电磁波可以分为「游离辐射」和「非游离辐射」。前者的能量十分强,例如,医疗院所中X光检测仪器,使用时,必须使用铅板遮住重要器官,避免辐射外泄伤害人体。
至于「非游离辐射」,电磁波能量较微弱,无法打断原子的键结产生游离化,像是红外线(IR)、紫外线(UV)、可见光、射频(RF)、极低频(ELF)、微波和静电场等,都属于这个类别。
环保署「非属原子能游离辐射管制网」表示,人为产生的「非游离辐射」来源可分为「射频」和「极低频」两种。
◎射频非游离辐射来源:
常见的有广播电台、手机和基地台、无线网路(Wi-Fi)。
◎极低频非游离辐射来源:各种电力、用电设备所产生,像是变电所、输配电线、配电变压器、各式家电用品(电脑、电脑萤幕)。
国健署提醒,民眾不用担心电脑所释放极低频非游离辐射对人体会造成伤害,因为台湾现行法规相当严格,妥善规范电子产品的电磁波限制值。
中国附医新竹分院眼科主任陈莹山表示,3C产品萤幕的蓝光比起极低频非游离辐射来得更可怕,最近几年就收到多名早发型白内障患者,年纪才二、三十岁,因长时间紧盯萤幕,而让水晶体混浊。
●如何避免蓝光伤眼?「内服」、「外用」两大秘诀
陈莹山提出建议,内服的话,建议每天摄取深绿色蔬菜及1颗鸡蛋,补充叶黄素;外用则是配戴可以过滤蓝光的眼镜,并减少使用手机及电脑的时间。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