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民眾认为染髮剂会致癌,其实这是过时的观念,台北林口长庚医院皮肤科医师陈冠伃表示,「大部分的国际研究中,都是以动物实验为主,并没有足够的人体实验资料可以证明,染髮剂与人类致癌有关。」且现代的染髮剂成分不断改良,已经大幅淘汰对人体有害的化学物质,若要染髮的民眾不用太过恐慌,不过有些染髮剂含有「对苯二胺」成分,可能会引发接触性皮肤炎、化学性白斑症或荨麻疹等等,民眾应多留意。

●染髮剂致癌物早去除 不需过度恐慌

陈冠伃表示,1980年代前的研究显示,将染髮剂长期且大量涂抹在动物身上,有些研究证明染剂会经由皮肤吸收到血液中,也呈现实验动物身上有致癌的疑虑,但不是绝对的关联性,也并没有证据说明跟人类癌症有关系,且大部分的研究都提到其成分中的「芳香胺」(Aromatic amines)会致癌,但在1980年代后制造的染髮戏都已经去除芳香胺。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目前将染髮剂归类在第3级致癌物,其实与人们经常饮用的「咖啡」为同一级,陈冠伃说明,生活中其实早就暴露在许多致癌物之中,而染髮剂与罹癌的关联性,可能与皮肤直接接触或长期的职业暴露有关,例如美髮师,但若有做好保护隔离措施,可不用过度担心,并且动物实验毕竟是大量涂抹染剂、并直接接触到皮肤,和一般美髮师、民眾所使用的情形不尽相同。

陈冠伃表示,一般染髮剂分为三类,包括暂时染,成分属于大分子,不会真渗进头皮里面,只有残留在表面,风险不大;半持久染,也就是常见的植物染,大多标榜天然成分,因为不是永久性的,洗头5到10次就会掉色,认为风险也不大。

永久性染髮剂,也就是平常在理髮厅使用的染髮剂,内含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氧化后,会使头髮改变顏色,尤其越深色的染料,化学分子就越多。

●染髮剂成分「对苯二胺」 恐伤害皮肤、粘膜

虽然目前染髮剂对于致癌的风险尚未确凿,不过对皮肤或粘膜仍具有刺激性。

陈冠伃表示,进行染髮时,会感到刺鼻、眼睛刺痛、头皮发痒,其实是刺激了皮肤或粘膜,因为染髮剂含有「对苯二胺」(p-Phenylenediamine,简称PPD),会造成接触性过敏性皮肤炎,或是荨麻疹,甚至染剂若碰到某区块的皮肤,恐会产生化学性的白斑症,因此并不建议使用含有PPD的染髮剂。

陈冠伃补充,所谓的半持久染、植物染,虽然不是化学合成的,但市面上有些产品会偷偷添加化学物质,民眾还是要看清楚成分标示,并且要认明通过检验。若仍担心引发过敏,在使用前可以先做皮肤测试。

陈冠伃建议,美髮师替客人染髮时,必须戴手套,以免接触染髮剂,另外,客人的脖子、肩膀可涂抹凡士林,也有隔离保护的作用,并且染完头髮后要确实清洗乾净,不要让染剂停留在头髮上过久,以降低过敏机率。

但陈冠伃也坦言,现在染髮剂中的PPD很少,因为所有染髮剂的制造、其成分浓度都必须符合法规,因此只要不选购来路不明的染髮剂,民眾做好保护措施,一样可以自在染髮。

文章来源:本文由《健康医疗网》授权报导,未经同意禁止转载,点此查看原始文章
#健康医疗网 #染髮剂 #白斑 #皮肤过敏 #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