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这天对很多中华民国国民来说仍是20世纪的歷史上值得纪念的日子,除了台湾光復节之外,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在1971年的这一天被迫退出联合国。对大陆来说,今年是「恢復联合国席位」的50周年,也是中国重返国际社会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虽然中国入联、美中建交是大势所趋,但当年美国尼克森政府在处理此事的虚偽与狡诈却值得台湾人牢记在心。
北京从60年代开始就已透过其友邦年年都在联合国提案要求取代中华民国代表权,虽然一直未能成功,但年年都有进展。到1970年春的第25届联合国大会上情势已经大幅逆转,尼克森自称:「反对接纳北京的传统投票集团已经瓦解而无可挽回,他们已决定在下次表决时转向支持北京。」在情势已然无法阻挡前,尼克森心里想的是要赶在别的国家之前抢下与北京之间的外交成果,并试图以此解决越战问题,并且运用联中制苏策略,因此就有了1971年7月的季辛吉秘访北京行程。季辛吉返国后,尼克林便迫不及待地宣布将于隔年访华。
待到1971年9月21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开幕时,全世界都知道美中已开始正式打交道,这届联大上是中国联合国代表权的歷史性转折点。原本跟着美国投票反对中共入联的国家早已恍然大悟,美国叫他们在前线衝锋,却早已与中国暗通款曲,这些国家甚至有被愚弄的感觉,让美国在26届联大上指挥投票显得更加虚偽与可笑。
尼克森这种尷尬的外交政策迫使季辛吉在联大会议前想出一个双重代表权的方案,即同意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入联合国,又要求保留台湾的中华民国政府席位。他创造了一个「双重代表权」的理论,在联大会议之前先由国务院发言人查尔斯.布雷提出台湾与澎湖列岛主权未定论,未来要由北京与台湾「两个中国政府」通过谈判来解决。这个「台湾地位未定论」曾在1950年代被提出过,后来因为韩战爆发而未再提起。布雷发表声明时,台北的蒋经国正在主持晚宴,获得消息后不得不多次离席接听蒋介石的紧急电话,外交部也忙成一团。这个说法到了9月底的联大会议上,美国就提案让中国进入安理会,台湾同时成为一般会员,这就是后来北京一直挂在嘴边反对的「两个中国」、「一中一台」提案。
26届联大会议上因此形成了支持中国取代联合国席位与另2个保留台湾席位的提案,经过7天的辩论,有80个会员国代表发言,最后以表决方式通过了由阿尔巴尼亚等国提出的议案,要求「恢復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并排除「蒋介石政权」,另2个美国及其支持者提出的「两个中国」双重代表权提案则遭到否决。当时美国驻联合国代表布希(George H.W. Bush,后来当上总统的老布希)在会场内不断穿梭游说,与一百多个国家的代表进行了二百多次谈话,尼克森也不断来电督促,最后仍因为尼克森的中国政策上让其他国家对美国信心全失,在无法信任美国的情况下,只能依自身的利益考量投票,最后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通过了后来称为2758号的中国代表权决议。
投票结果出炉后,因为传统上支持美国的西方国家大量地跑票,国际上都认为这是美国外交上的重大失败。美方代表布希也被迫承认「这是联合国歷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战线第一次击败了美国」,他还形容那些在联合国会议大厅手舞足蹈的其他国家代表们「就是要踢山姆大叔一脚」。西方媒体分析称,美国阻拦别的国家接近中国,自己却向中国「暗送秋波」。真正在背后戴着虚偽面具操盘的人,是被《人民日报》形容为「一个狡猾奸诈的阴谋家和刽子手」、以及被《时代》周刊称为「政治生涯都在反共」的尼克森总统。就在联大会议投票后,依照指令奋战失败的布希还满怀疑虑的心情抱怨说:「季辛吉这时在北京做什么?」
中共在26届联大有关中国代表权投票上获胜时,还不忘羞辱一下蒋介石。在2758号决议案文中,北京透过支持的提案友邦坚持决议最后一句使用「立即把蒋介石的代表从他的联合国组织及所属一切机构中非法占据的席位上驱逐出去」,美方代表布希及其他国家曾提议将「驱逐」此一引起反感的字眼删除,可是未能成功。例如洪都拉斯代表说:「我们一定要反对驱逐已经恰当地实施联合国宪章所载的原则的本组织的一个创始国。」塞内加尔代表也表示:「当我们请本大会的一个会员国离开的时候,将他押送到门口,并沿途加以污辱,这是非常无礼的。」但是决议文最后仍保留了「驱逐」的相关字眼,可见当时这些国家对中国加入联合国有多么的期待,国际现实的残酷亦令人心寒。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