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人顏思齐于400年前率商船团队登陆云林,开启台湾拓殖史,名作家杨渡认为,顏思齐不只手拓台湾,更重要的是发展海上力量,之后才有郑芝龙、郑成功击溃荷兰人,换来东亚海上贸易二百余年的安定。
杨渡18日赴云林县政府大礼堂,以「开台四百年--大航海时代顏思齐」为题,从顏思齐登陆云林县北港溪谈起,至今云林县水林乡顏厝寮还有顏思齐建寨的遗蹟。
云林县今年举办开台四百年纪念活动,杨渡以自己的作品《1624—顏思齐与大航海时代》为主讲内容,细说明朝年间,在漳州月港(今属厦门海沧)长大的顏思齐,因涉案远走日本,在日本平户欲举事不利,率廿八兄弟入台。
杨渡认为,当年绝对不是只有廿八人,而是十余艘商船,有对日本对荷兰的交易经理人,也有武装保护人员,「至少要有一千余人」,否则没有必要在水林乡建立十个寨堡。而这一千余人,以泉漳人士为主,给台湾引进农耕牛只和先进的农耕技术。
对谈的云林县长张丽善则以为,开台拓殖史从云林开始,因为顏思齐,17世纪时,荷兰、西班牙、日本都有参与东亚海上贸易,其中可以想像,当年的云林北港溪内河港口,「具有一定的国际地位」。
顏思齐死后,结拜兄弟中的郑芝龙被推为领袖,纵横台湾海峡亦商亦盗,在金门料罗湾一战,大败9艘荷兰战船,以至荷兰人自己承认,此役之后在东亚地区已无力再战。杨渡认为,这一战奠定了之后二百年的东亚海上和平。
曾为寻找顏思齐事蹟,访遍荷兰、日本与大陆,杨渡以为,云林作为顏思齐登陆发展的基地,在台湾开拓史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乐见云林县政府挖掘顏思齐史料,让后人铭记台湾发展史。
云林县文化观光处处长陈璧君主持这场演讲,她表示,10月29日起至12月26日,云林陆续举办开台四百年各项纪念活动,包括復刻17世纪的荷兰戎克船,希望大家共同来寻找大航海时代的台湾。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