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2050净零排放路径。(台北市环保局提供/张立勋台北传真)
台北市2050净零排放路径。(台北市环保局提供/张立勋台北传真)

联合国COP26气候峰会正式登场,台北市政府31日公布2050净零排放路径,依北市排碳结构,将推动住商、运输、废弃物3大部门深度减碳,採「由公而私、由内而外」原则,减碳目标2030年将较2005年减碳30%,在2050年达成温室气体净零排放。

北市住商部门将加强建筑物能效揭露、管制,每年翻修3%公有建筑达最高能效标准,结合再生能源或氢能使用,达成零碳建筑目标;运输部门配合首都捷运环状线通车,加上电动或氢能车辆导入,2050绿运输比率将达80%;废弃物部门以全循环零废弃为目标,2030年禁用一次性餐具和全面使用循环容器、垃圾焚化炉转型为高效绿能发电厂,发展绿能循环园区;2040导入碳捕捉、利用及封存技术(CCUS),最终达到废弃物处理设施零碳排。

环保局长刘铭龙指出,COP26气候峰会是新冠肺炎疫情后,首次召开的全球性气候会议,其中一项重要目标是确保在本世纪中叶达成净零排放,以控制全球升温在1.5度内。北市此次提出净零路径,不仅呼应国际,也是市府的减碳指导方针,后续相关局处也将擘画行动计画,让零碳台北逐步落实。

他强调,达成净零排放目标并非单一城市可独立完成,尤其北市约70%碳排放量来自电力使用,因此减碳路径需配合中央能源转型脱碳。更重要的是,需要市民认同净零排放的重要性,进而改变日常行为,落实低碳生活。

刘铭龙说,现阶段环保局正依北市净零排放路径研定「台北市因应气候变迁碳中和管理自治条例」草案,除净零目标入法外,纳入路径重要策略,会在下会期前送请市议会审议。市府后续也将视国内外减碳技术发展、法令修订、社会与经济发展情形,与时俱进滚动修订阶段性减碳目标与净零路径,最终实现零碳台北。

#路径 #北市 #零碳 #减碳 #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