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积极推动「乡村振兴」,厦门市海沧区引进台湾经验,成立海峡城乡发展基金会,由台湾青年走入村里,鼓励群眾美化家园、建立书院,海沧区赤土社,人口高龄化严重,阿姨阿桑们积极配合,打造一个美丽新农村。

城乡发展基金会社造员王嘉麟记得,刚到赤土社时,用闽南语跟阿姨们攀谈,对方总是很讶异,「你们台湾人,嘛会讲阮的话喔?」

双方很快建立关系,到后来,阿姨们到了用餐时间就要拉台湾青年到家里去吃饭,看到未婚的女社造员还想帮忙做媒。

赤土社旧民居原本住了4户人家,老建筑破落不堪,透过以修代租的方式共同修缮。(图/海峡城乡基金会提供)
赤土社旧民居原本住了4户人家,老建筑破落不堪,透过以修代租的方式共同修缮。(图/海峡城乡基金会提供)

所谓「社」是指自然村底下的基本组织,是原本的自然村落,几个小村落结合成一个村,原先的小村落便叫做「社」。也有的地方叫做组。

赤土社属于海沧区东孚街道洪塘村,厦门地点二号线的终点站,旁边就是天竺山风景区,地理条件优越。但在早年,这里算是比较偏僻的地区,全村面积才0.55平方公里,总人口820人,4分之1以上逾60岁。

老民居变身为泡茶开会的场所,居民更有向心力来讨论村落发展事宜。(图/海峡城乡基金会提供)
老民居变身为泡茶开会的场所,居民更有向心力来讨论村落发展事宜。(图/海峡城乡基金会提供)

今年三月启动社造计画时,台湾青年跟大陆社造员共同合作,先找一处闽南老建筑,二进瓦顶,里头4户人家十几口人,愿意配合迁居。社造员们发动村民共同合作,重新整修成为「赤土书院」,有了聚会的地点,容易产生向心力。之后又成立青年导览队,希望由他们自己经营书院。

结合当地自然资源,目前规划出研学小旅行路线、陶瓷DIY手做体验;至于眾多爱跳广场的阿姨们,则在集思广益之后,成立「开心婆婆西鼓队」,像是传统的腰鼓,敲起来十分热闹有趣。

开心婆婆西鼓队让赤土社的阿姨们找到生活乐趣,又可以到处演出,很有成就感。(图/海峡城乡基金会提供)
开心婆婆西鼓队让赤土社的阿姨们找到生活乐趣,又可以到处演出,很有成就感。(图/海峡城乡基金会提供)

一名台湾来的社造员说,赤土社跟台湾的乡村聚落很相似,人情味浓厚,在地人都很重视自己的传统,也乐于接受辅导,打造自己赤土社的特色乡村。

王嘉麟总结赤土社的经验,首先是要取得村民共识、获得认同,之后要能鼓励大家一起来做事情,最后是在辅导的过程中,让村民发挥出热情,感动自己也感动。

赤土社的开心婆婆们为创建的开心婆婆西鼓队,颇为自豪。(图/海峡城乡基金会提供)
赤土社的开心婆婆们为创建的开心婆婆西鼓队,颇为自豪。(图/海峡城乡基金会提供)
#乡村振兴 #厦门 #海沧区 #赤土社 #高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