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期局副局长蔡丽玲指出,「高收益债券基金」名称虽自英文名称直译而来,现行华文市场均以此名称,但此类基金投资的债券标的,均为信用评级甚低、俗称垃圾债的「非投资等级债券」,易使投资人因名称而误解,屡遭外界诟病。

为避免投资人误解,金管会採纳投信投顾公会建议,决议修改中文名称为「非投资等级债券基金」,并于半年内完成名称变更。据金管会统计,截至9月底共有58檔高收益债券基金、规模2113亿元,国人投资的境外高收债基金则有60檔、投资规模7708亿元。

由于此次将给予业者半年调整期,上述118檔境内外高收益债券基金,最迟需在明年5月中下旬完成更名作业。不过,为使投资人方便辨识,旧名及新名仍将并列1年,因此「高收益债券基金」字眼最晚将在2023年5月后才走入歷史。

其次,金管会要求强化基金风险揭露、若採行基金风险报酬等级分类标准(RR),应说明计算基础、归类等级理由及可能限制。同时,由于RR并非风险唯一评估指标,投信投顾公会已在官网建置专区,提供如年化标准差、Beta、Sharpe等相关指标供投资人运用。

再者,金管会强化销售机构办理客户基金适合度评估,在认识客户(KYC)及瞭解商品(KYP)方面,应确实就投资策略、区域及组合可能涵盖的相关风险进行全面性评估,并将客户基金适合度评估及不当销售行为纳入业务人员薪酬考核、建立不当销售惩处机制。

最后,金管会呼吁投资人应于申购前详阅基金公开说明书所载投资风险,强调RR等级无法涵盖所有风险,不宜仅以RR等级作为投资唯一依据。同时,已请相关公会辅导基金业者及销售机构配合办理相关宣导活动,宣导正确的基金投资观念。

#高收益债券基金 #金管会 #更名 #风险 #非投资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