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府发布消费警讯,一家连锁健身业者从今年1月至10月31日止,全国申诉案件近1700件,以疫情考量婉拒提供毛巾,遭顾客投诉,消保官建议会员若不认同业者处理方式,可顺势终止会籍契约,只要未签立放弃求偿权利,即使终止契约,并不影响赔偿请求。

近来疫情趋缓,健身中心管制渐放松,健身业者已开始供应会员毛巾,但仍有健身业者以疫情考量为由,婉拒提供毛巾,不少会员对此颇有微词。

该业者于11月2日进一步公告,因经营环境严峻将不再供应会员毛巾,会员并可自公告日起无条件终止会籍,引发消费者抱怨与质疑。

台中市府法制局长李善植指出,国内新冠肺炎疫情渐稳定,有健身习惯的消费者再度回到健身日常,健身中心消费争议也随之增加,其中一家健身业者,统计全台各县市的申诉总量,去年申诉总量约1200件,今年截至10月底暴增到1700件,增加率逾4成。

台中市府消保官康馨壬指出,消费者或许对毛巾未提供的损害难以具体举证,但不表示业者可以堂而皇之的提供未完全的服务,建议会员,倘若不认同业者的处理方式,可以顺势终止会籍契约,只要未签立放弃求偿权利,即使终止契约,并不影响赔偿的请求。

李善植表示,除以往常见的终止健身会籍、终止健身教练课程、教练离职等问题,今年还要求消费者在疫情期间仍需以「亲临」或「邮寄」方式办理请假消费争议,相较其他主动免除消费者请假程序自动不扣款的业者,对会员不友善。

#会员 #业者 #终止 #消费者 #毛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