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晶片、零件供应链紧绷与消费需求飙升的衝击下,今年苹果iPhone 13系列出现史上最惨的缺货潮,传出苹果不得不减产iPad与旧款iPhone的零组件以维持iPhone 13的产量,有专家点出,此次晶片大缺货将改写全球半导体分工布局,未来将以「需求」为中心,北美、欧洲及大陆的比重会有所增加。
新浪财经报导,此次晶片大缺货的重灾区原本落在车用晶片,对手机晶片的影响较小,就算阻碍手机晶片的出货量,苹果供应链拥有极高的弹性,不太会受到影响,然而近期却接连传出iPhone 13缺货及苹果第四季因供应链问题损失至少60亿美元(约新台币1685.4亿)的销售额等消息,显示连苹果也挡不住严重的半导体缺货荒。
市场调查研究机构Counterpoint表示,先前手机厂商还能维持运作,主要是利用库存的零组件进行生产,时至今日,即使晶圆代工厂已经满载运作,但短缺情况仍持续发生,厂商只能获得原有订单中70至80%的零件量,随着库存消耗殆尽,问题也变得更为严峻。
此外,此次iPhone缺货潮与台积电生产的A15晶片无关,主要是无线充电晶片与相机镜头模组缺货所导致,加上iPhone的型号虽不多,但出货量大且所使用的晶片与零件都比较特殊,都让缺货状况更为严重。
商业战略专家、凤凰网财经首席顾问周掌柜表示,「这次消费性电子供应链所产生的大问题是,全球化分工突显的是全球布局,未来从安全性角度,大概会开始以需求中心进行布局,北美、欧洲及大陆都会投入半导体产业链,产能的分布可能会出现调整。」
报导点出,即使苹果手机出现缺货荒,但有部分手机厂商却面临庞大库存压力,热门机型出现缺货断货,滞销机型却陷入卖不出去的窘境,「晶片缺货的背景下,各家厂商不得不开始囤货,但消费者换机周期也拉长,需求不如前几年强劲,如果备货量超出需求过多,这种失衡将为消费性电子带来巨大不确定性。」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