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高雄地方法院法官、现法丞律师事务所长陈树村(右)9日出席国立高雄大学「卓越讲座」,高雄大学校长陈月端到场致意。(高雄大学提供/林瑞益高雄传真)
前高雄地方法院法官、现法丞律师事务所长陈树村(右)9日出席国立高雄大学「卓越讲座」,高雄大学校长陈月端到场致意。(高雄大学提供/林瑞益高雄传真)

前高雄地方法院法官、现法丞律师事务所长陈树村9日出席国立高雄大学「卓越讲座」,分享从法官到律师生涯中,经手各类诉讼案件经验,他提醒学生除了精进专业,更重要的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突破思考惯性,以及逆向思考。

「签名、盖章、按指印哪种才有法律效力?」陈树村演讲开始就开门见山,这问题的答案是「依据民法,只要出于自由意志同等效力」。他还旁徵博引可追溯至文艺復兴时期人本主义精神的展现。

陈树村也分享曾经处理过的子嗣分家产纠纷实例,不仅点出「社会事」人心复杂,也半幽默半提醒子女除了带爸妈上医院顾健康,也要懂得声请法院「监护宣告」重要性。

此外,陈树村也就「智慧财产权」相关案例,包括如何合法引用他人文章、图片,又或者下载非原创者授权影片的可能风险,避免误踩地雷区,避免触法与建立解决问题能力。

陈树村是政治大学法研所博士,曾任高雄地方法院法官23年、目前担任法丞律师事务所所长,陈长期于各机关学校、民间团体教授法律课程,运用丰富实务经验帮助民眾理解艰涩法条。

#陈树村 #高雄大学 #高雄地院 #律师 #智慧财产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