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国际输入性因素加上大陆国内主要能源和原材料供应偏紧影响,大陆10月生产者物价指数(PPI)较去年同期上涨13.5%,涨幅比上月扩大2.8个百分点,创下近26年新高纪录。

从月度比较来看,大陆10月PPI上涨2.5%,涨幅比前月扩大1.3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3%,涨幅扩大1.8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持平转为上涨0.1%。

大陆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董莉娟解读称,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上行,带动大陆国内石油相关行业价格上涨,其中10月石油开採业价格较前月上涨7.1%,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上涨6.1%,精炼石油产品制造业价格上涨5.8%,化学纤维制造业价格上涨3.5%,上述4个行业合计影响10月PPI较9月上涨约0.76个百分点。

煤炭供应偏紧,价格上涨较多,10月煤炭开採和洗选业价格较前月上涨20.1%,煤炭加工业价格上涨12.8%,合计影响PPI上涨约0.74个百分点。

部分高耗能行业产品价格上涨,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上涨6.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3.6%,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3.5%,上述3个行业合计影响PPI上涨约0.81个百分点。另外,燃气生产和供应业价格上涨1.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下降8.9%。

较去年同期来看,10月PPI上涨13.5%,涨幅比上月扩大2.8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9%,涨幅扩大3.7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6%,涨幅扩大0.2个百分点。

调查的40个工业行业大类中,价格上涨的有36个,与上月相同。主要行业中,煤炭开採和洗选业价格上涨103.7%,涨幅扩大28.8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採业、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涨幅在12.0%—59.7%之间,扩大3.2—16.1个百分点。上述8个行业合计影响PPI上涨约11.38个百分点,超过总涨幅的8成。

据测算,在10月13.5%的PPI年涨幅中,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约为1.8个百分点,与上月相同;新涨价影响约为11.7个百分点,比上月增加2.8个百分点。

#生产者物价指数 #价格上涨 #PPI #通膨 #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