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植物肉市场持续成长,各界看好未来十年植物肉商机不可小覷,尤其是台湾,总吃素人口表现仅次于印度,与瑞士并列世界第二。点钻整合行销公司「UUPON会员平台」与中央大学产学合作洞察台湾植物替代肉市场,发现多数民眾对其具有高度正面消费态度,甚至有近75%消费者表示:少吃动物肉,有助身体健康。
数据指出,八成左右的民眾认为植物替代肉有助于「环境永续」、「保护动物」,也有七成的民眾对植物替代肉的印象良好。但只有约四成民眾实际在零售通路、外食餐厅购买过植物替代肉产品。由此显示,从正面观念到实际行动仍须厂商协助消费者跨越使用之门槛。
投资银行瑞银(UBS)看好素食肉品市场蓬勃发展,预测植物肉销售额将以每年28%的速度持续成长;巴克莱银行(Barclays)更估计,至2029年,植物肉相关产品将从全球1兆4000亿美元的肉品市场里抢下10%的市占率,市场产值高达1400亿美元。
调查涵盖国人对食品健康与环境态度,更针对国内外品牌、购买通路、外食餐厅等面项,进行消费者排名评比。多元内容揭示台湾消费大眾对植物替代肉的整体消费意愿与行为,等同于拆解未来十年黄金市场,相关产业经营需知的必胜方程式。
由植物性原料萃取的蛋白质,经加热、塑型等加工,成为具有动物肉质感、口感及味道的植物替代肉,不但受到素食人士的爱好;UUPON调查显示,台湾多数民眾也对这类新兴饮食产品有高度认同。
其中,以冷冻食品型态包装的素鸡块、素贡丸,最受民眾喜爱;像素肉乾类型的开袋即食零食,占据第二;需加热烹调的素汉堡排、素牛排等产品形式,则是名列第三。
问到「消费者印象中,最知名的植物肉品牌」,观察国内品牌排行榜,以7-11统一超商及全家便利商店在推出健康蔬食餐点后,在消费者心中抢下第一、二名宝座。看好植物肉市场的台湾鸡肉大厂大成集团,也因为今年陆续上市新品,而夺下第三名。
至于国外植物肉品牌在台湾消费者心中知名度排行榜,则是瑞典家俱龙头IKEA、获得比尔盖兹、李奥纳多狄卡皮欧投资的美国制造商Beyond Meat以及联合利华旗下的The Vegetarian Butcher分列第一至三名。由国外大厂、知名人士投入此市场,可预见未来成长潜力无穷。
经统计结果发现,台湾民眾因为对「健康饮食生活」的高度理念,是「植物替代肉」消费市场的最大动力。数据显示,高达90.19%民眾认同,「在购买食品时会考虑其对健康的影响」;87.3%的民眾会定期关注有关健康的资讯;75.32%民眾则表示,「只要对健康有益,产品价格较高仍可能购买」。这也可以说明,消费者购买植物替代肉最大的诱因在于「符合环境永续」、「希望减少吃肉」以及因为嚐鲜心态而愿意多付一点钱。
除此之外,近年台湾社会公眾对于「环境友善态度」的文化共识,也可能影响消费者对于选购植物替代肉。有86.82%民眾支持,「我们必需改变饮食习惯才有足够资源养活地球上所有人」;81.96%民眾则是认同,「我会担心自然资源即将不足以养活所有人的营养需求」。
不过,目前只有近四成的民眾有购买过植物替代肉,主要原因是因为还不够认识了解植物替代肉的加工过程及成分。这也是推动植物替代肉的制造、贩售厂商需要关注的重点,以增加未来市场销售量。
调查证实,多数台湾民眾对植物替代肉产品抱持正面态度;进一步对比发现,男性较女性对植物肉产品的消费更积极。以在零售通路购买行为来看,消费经验最高的族群,是非素食习惯的年轻男性族群;有趣的是,若是换成在外食餐厅的购买行为,年轻男性一样是消费经验最高的族群,他们是最常在外食餐厅点购食用植物替代肉餐点的消费者。
整体而言,若以性别区分,男性较女性更愿意食用植物肉,也更愿意推荐他人食用相关产品;若以年龄区分,25~34岁的年轻族群则是最愿意花费更多成本选购植物肉的消费族群。根据上述,更可以回应近年全球食品消费市场的观点:「植物替代肉的消费,已经不是限定于素食者的行为,更是一股新兴风潮与趋势」。尤其是植物替代肉富含优质蛋白质,也具新鲜感,也容易获得年轻有健康意识的消费者青睐食用。
UUPON与中央大学亚洲影响力衡量与管理研究院产学合作,所执行《植物替代肉消费行为调查》针对台湾北、中、南、东四个区域25岁以上的民眾,依照人口比例以阶层抽样的方式为原则问卷发放,共搜集948份有效样本,在0.05显着水准下,边际误差为3.12%。
UUPON携手中央大学,将执行台湾消费趋势分析系列洞察报告,提供产业经营者对消费大眾的行销策略依据,并为台湾整体经济市场创造了高度价值的洞察指标。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