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北京时间16日上午进行视讯通话一事,前民进党立委郭正亮认为,基本上定位就是「破冰」,避免双方关系急遽恶化。
美中两强关系持续紧绷之际,两国同步宣布,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将于北京时间16日上午进行视讯通话。
对此,前民进党立委郭正亮14日在中天新闻《全球大视野》解读,拜登、习近平比预期要早会面(视讯通话),基本上定位大概就是「破冰」,避免双方关系急遽恶化,这距离春暖花开还非常远。
郭表示,唯一可以拿出来的大概就是贸易方面,譬如互相减税,中国大陆多少再买一点(美国产品)。但也不会大幅降税。目前传出来的讯息,有关「纠错清单」的部分,也只有要放宽学生签证,没有讲「党员」。
至于休士顿和成都领事馆是否恢復?郭正亮认为,如果能做到这点就非常好了,但目前看不到迹象。这有点像上次拜登见普丁,成果也非常少,只是说乌克兰议题不要再恶化,美国在俄罗斯大使馆可以恢復使用,双方外交可以重新恢復正常轨道。
郭正亮直言,美国要的议题是核武和网路安全,美国会表达立场,但不会有结果。中国大陆要的议题就是台湾和冬季奥运,中国大陆也会表达立场,美国也不会承诺。如果放宽签证和恢復成都、休士顿领事馆,成果就算大的,但郭说,「我不做这样预期。」
至于电话视讯时间是美东的(15日)晚上、北京的(16日)早上,郭正亮解读,这意味着美方预估成果不大,白宫发言人也放话不要期待太多成果,美国会定在晚上,大概也觉得没有什么大新闻要追踪,也不预期会很热。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