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4个州签署的合约,苹果公司要求各州自行维护数位身分证件的发行和服务所需要的系统、聘请专案经理作为苹果的洽询窗口,以及大肆推广这项新功能并促进其他政府机关採用,而这所有的费用都由纳税人承担。
今年6月苹果宣布iPhone用户很快就能在「钱包」(Wallet)应用程式中储存国家发放的身分证件,并宣传这是一种更安全、更方便的方式,让用户可以在各种面对面和远端设定中提供凭证。苹果表示,这项新功能将结合Face ID等生物识别安全系统,可大幅降低诈欺事件的发生率。
不过,许多产业专家质疑为什么地方政府要把人民身分识别的控制权交给一家民营公司。隐私方面的专家则担心将身分识别与功能强大的行动设备进行整合,恐导致社会沦为监视盛行的「反乌托邦」。
CNBC报导,根据这份长达7页的协议备忘录,苹果对于负责发放数位身分证的政府机关拥有高度的掌控权。文件显示,苹果对该计画的关键部分拥有「单独裁量权」,包括哪些类型的设备与数位身分证件相容、各州应如何报告这项计画的绩效,以及何时推出这项计画等。苹果甚至可以审查和批准各州必须进行的行销活动。
乔治亚州和亚利桑那州将是美国第一批在「钱包」应用程式中提供驾照的州,但尚未推出这项计画。
苹果拒绝对此报导发表评论。乔治亚、亚利桑那、肯塔基和奥克拉荷马4州代表尚未回应媒体置评请求。
这项计画最终就是由各州自行维护技术系统并由纳税人买单,而苹果及其股东将成为最大受益者,其设备将比现在更加不可或缺。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开瑞商学院(Johns Hopkins Carey Business School)教授Phillip Phan表示,苹果的意图非常明显,就是销售更多的iPhone手机。国家应为其人民服务,但我不确定为什么他们认为与一家拥有封闭式生态系统的特定科技公司合作是最好的方式。国家将纳税人的钱花在只为一半人民服务的产品上是值得商榷的事。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