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立委郑正钤(如图)。(张铠乙摄)
国民党立委郑正钤(如图)。(张铠乙摄)

国民党立委郑正钤上周于立法院院会质询行政院长苏贞昌时提到,清华大学的建立源自于美国退还庚子赔款,而管理赔款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苏贞昌跟教育部长潘文忠竟然都不知道。

郑正钤今在脸书表示,这段歷史不但刻画着颟顸的政府带给人民的不幸,更看到了知识分子时刻捍卫的学术自由,以及梅贻琦校长关爱师生、大公无私与廉洁简朴的风骨。

郑正钤表示,在民进党执政之下,这些歷史的借镜,在位者居然毫不汗顏地说「不知道」,赤裸裸地向人民展现了执政者的无知。

郑正钤指出,1900年(庚子年),大清帝国相信义和拳,和国际列强开战,八国联军占领了北京紫禁城皇宫后,和11个国家达成了屈辱的《辛丑条约》。条约中规定从海关银等关税中拿出4亿5千万两白银赔偿各国,并以各国货币匯率结算,按4%的年息,分39年还清,这笔钱史称「庚子赔款」。

郑正钤表示,1908年,美国国会通过部分赔款退还中国,以发展中国教育文化事业。这项「退赔款」是在原来每年应交的「赔款」中扣除,另立「助学基金」由美国政府监督使用。清华的创校就是清廷将美国退还尚未付足的庚款而设立。清华大学的前身是留美预备学堂,1909年利用美国退还庚子赔款,成立「游美学务处」初名「游美肄业馆」,1910年更名为「清华学堂」。

郑正钤指出,庚款的运用,为北京清华奠基,两岸清华分治后,新竹清华也受惠于这笔基金。清华建校源自庚子赔款,百年后,这笔款项仍在运作。清华基金的经费来源,由美中两国人士组成的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代管庚子赔款的红利或孳息。至今,清大每年还收到庚子赔款支票。

#郑正钤 #庚子赔款 #清华大学 #苏贞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