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海洋酸化对草虾口感影响研究,邀请民眾盲测品虾,确实能分出差异。(国立中山大学提供/袁庭尧高雄传真)
中山大学海洋酸化对草虾口感影响研究,邀请民眾盲测品虾,确实能分出差异。(国立中山大学提供/袁庭尧高雄传真)

国立中山大学海洋科学院研究发现,全球碳排增加、导致海洋酸化,影响草虾外观、口感、味道,消费者直接盲测就能清楚辨别,该研究成果已获国际知名期刊「科学报导(Scientific Reports)」刊登。

草虾是过去台湾创匯的明星之一,大草虾更是喜宴及春节的必备海鲜,但中山大学海洋科学系教授、海科院长洪庆章表示,海洋酸化除了对珊瑚及贝壳类生物产生威胁之外,也会导致虾子的口味较不甜美。

研究团队将在户外生长一段时间后的健康大草虾移至可控的环境中,将大草虾饲养在正常的海水(pH=8.0)及暴露于高浓度二氧化碳的海水中(模拟海洋酸化在pH=7.5),监测草虾的存活率、胺基酸组成及虾壳厚度组成变化,四周后邀请擅长品虾的民眾盲测,经酸化海水饲育地的草虾,美味略逊一筹。

研究团队呼吁,海洋酸化会影响到未来海鲜的美味程度,数量也会日益减少。人类应该减少碳排,让海洋酸化减缓。

#草虾 #酸化 #海洋 #海科 #碳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