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天举行视讯会晤,双方重申各自对台原则。学者分析,双方试图确保台湾议题不会失控,而这种高层互动模式未来是否制度化,则值得关注。

根据新华社,习近平在会谈时重申,「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是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并称歷届美国政府对此都有明确承诺。

他还说,「台湾问题」的真正现状和「一个中国」的核心内容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美国白宫网站公布的新闻稿则显示,拜登(Joe Biden)强调,美国仍致力于以台湾关系法、美中三个联合公报和对台六项保证为指导的「一个中国」政策,并坚决反对片面改变现状或破坏台湾海峡和平稳定的行为。

国立政治大学外交学系教授卢业中下午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时分析,美中关系陷入螺旋式下降(downward spiral)的趋势,缺乏互信,这场会谈是透过对话减缓下降趋势,希望回到双方都有共识的基础上。

他表示,对北京而言,三个联合公报中包含了双方对「一个中国」的共同认知,习近平今天再度重申,是要「踩住底线」,并强调北京并没有要改变现状,并且为近期的共机扰台等行为「找台阶下」。

卢业中指出,美国民主党政府面对两岸问题,一贯处理方式是与两岸维持接触,希望两岸有建设性对话。现在拜登政府要做的,则是希望在就职满一周年之际,让美国回到过去台海「枢纽」(pivot)的角色。

对于下一阶段的美中关系走向,卢业中则认为,随着美国进入感恩节、耶诞节假期,双方言词应不会这么犀利。

他指出,美中双方先前也都提到愿意管控分歧,未来高层官员是否出现制度化互动,并会涉及什么议题,值得关注。

台湾智库谘询委员赖怡忠受访时也提到,这次的美中领导人视讯会晤显示,双方一改过去由下而上的外交互动模式,而是直接採取顶层沟通,这也代表双方未来的互动前提,将建立于高层所形成的共识。

不过,赖怡忠认为,这次会晤未见具体成果,反而凸显彼此差异。

他也提到,中方对「管控分歧」的定义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但对美方而言,当中国的核心利益也是美国的核心利益时,竞争无法避免,高层的互动则是为了构建常理性护栏(common-sense guardrails),防止竞争走向失控。(编辑:沈朋达)1101116

#双方 #一个中国 #对台 #习近平 #高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