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伊斯兰国作为一支战场上的军队,今日已经在叙利亚和伊拉克被击败了,但它并没有消失:二○一九年的復活节,伊斯兰国的支持者在斯里兰卡的几场炸弹攻击之中,一共杀害了超过两百五十人,而他们的领导人巴格达迪也在同年四月出现在一段影片中,宣布他的组织并没有放弃目标,还誓言会继续对全球各地的非穆斯林信徒发动血腥的游击战。和这个团体有关系的附属组织,今日仍在世界各个被他们坚称为「下辖省份」的地方发动武力强大的地方性暴力事件。伊斯兰国的教派仇恨,如今已经感染了阿拉伯世界的整个世代。

让伊斯兰国得以崛起的政治裂痕,至今仍未修补完成。歷史告诉我们,除非各种条件出现了实质性的变化,否则新的暴力事件依然会从旧事件的灰烬之中冒出。如果我们想要打破这个循环,就必须对付这个团体那可耻、充满侵略性的遗绪,同时也要去理解他们究竟是如何说服数千名女性,让她们相信只要加入伊斯兰国,就可以为她们带来安全、让她们充满力量。

本书跟着十三名女性的脚步,记录了她们居住在伊斯兰国、或是支持伊斯兰国的经过― 她们有些非常年轻、有些年长一点;有些受过教育,有些则没有。这本书诉说的,既不是一个西方的故事,也不是一个中东的故事,其场景横跨了英国、德国、突尼西亚、叙利亚、土耳其、利比亚以及伊拉克。它描绘了女性受徵召、被鼓舞,或是被迫进入这个军事组织的各种方式,而其过程通常都和他们的情人、亲戚、老师和邻居脱不了关系。

伊斯兰国的女性受害者(尤其是被奴役的雅兹迪女性),今日已经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没有人能否认她们所感受到的极端恐惧,以及她们所承受过的苦难。但与此同时,我们或许也因为太过反感,而无法体认到造成女性愿意追随伊斯兰国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想要真正理解这些原因,那么我们就必须以更细致、更同理的方式,探看那些加入这个组织的女性们。

就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同时,数千名伊斯兰国的女性和孩童滞留在中东各地的营区和拘留所里,他们在那里等待死刑,悬在国籍不明的状态中,或听天由命地遭到永久监禁。在那些散发恶臭的营区里,她们的孩子也在受冻,或者因为罹患数十种疾病而死去。无人重视他们,他们是所有人都希望遗忘的劫后余民。就短期而言,遗弃他们,在政治上可能的确是个方便的权宜之计。

但这么做,也可能只是在为下一轮同样的仇恨和回应方式提供薪火罢了― 而伊斯兰国,就是那些仇恨和回应方式带来的结果。并非每个加入伊斯兰国的女性,都希望伤害别人、奴役别人,或压迫别人。很多女性以为她们正在拯救自己、或在拯救别人,以免自己或别人遭遇到那些难以名状的伤害― 没想到她们无法想像的那些伤害,就在伊斯兰国里等着她们。

(本文摘自《ISIS伊斯兰国的新娘》/猫头鹰出版社)

【内容简介】2014年,以伊斯兰国为名的激进组织,以传单、影片、网路文宣,向那些活在西方世界的穆斯林同胞呼喊,呼唤他们一起为伊斯兰国努力。

那些年,有不少女性涌入伊斯兰国控制下的城市。这些女性来自不同国家,有着不同的成长背景,因各种不同的原因加入了伊斯兰国。她们部分成为圣战士之妻。然而身为圣战士的妻子,很容易在丈夫成为烈士后变成寡妇,然后又被指定嫁给下一任圣战士为妻,一次次在新娘与寡妇间的身分流转。

本书收录13名在伊斯兰国的女性故事,以及她们周遭人物的经歷,追溯这些女子做出选择的理由,同样也思考她们的未来又在何方?

【作者简介】阿扎德‧莫阿维尼

记者、作家及学者。在中东二十余年新闻工作期间,报导范围涵盖伊朗、黎巴嫩、叙利亚、埃及与伊拉克等国,并出版《唇膏圣战》、《德黑兰蜜月》等书,曾与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希林·伊巴迪(Shirin Ebadi)合着了《伊朗觉醒》一书。她的作品出现在卫报、纽约时报等知名报刊里,其中关于ISIS的报导曾获普立兹新闻奖提名。莫阿维尼亦在纽约大学教授新闻学,现于国际危机组织内担任资深性别分析师。

《ISIS伊斯兰国的新娘》/猫头鹰出版社
《ISIS伊斯兰国的新娘》/猫头鹰出版社
#伊斯兰国 #女性 #伤害 #组织 #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