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文教交流大受政治因素影响,陆生来台荣景不再。图为铭传大学举办陆侨生中秋餐会,学生上台演出舞蹈。(本报资料照)
两岸文教交流大受政治因素影响,陆生来台荣景不再。图为铭传大学举办陆侨生中秋餐会,学生上台演出舞蹈。(本报资料照)

蔡政府执着深信「抗中保台」,外交亲美,导致台海关系深陷泥沼,甚至最没有政治意涵的两岸文教交流,都屡屡被官方贴上红标籤,回顾当年研修生承诺书到近期的清华大学海峡研究院等事件,多所大学都因此教育部直接大动作发函,甚至法办,饱受无妄之灾。

教育部长潘文忠今(17)日接受网路直播专访,论及对两岸学术交流的态度,还有为何将清华大学海峡研究院定调成违法,潘文忠不断强调此举在于「把关」,并非限制,柔性沟通策略的目的,看得出来是想替自己还有政府缓颊,但实质却是无从修补。

蔡政府扼杀学术自由等诸多作为,歷歷在目,无从抹灭,作为两岸最大和平利基的大学交流,最后恐怕也将毁在总统蔡英文手里。

2020年末出版的《亚洲周刊》,以总统蔡英文身穿龙袍为封面图像,专题报导「台湾民选独裁幕后:绿营新威权主义现象」。视觉与内容直接了当,指蔡英文已成为新威权。

而蔡政府威权的作法,不只存在于政治面,以教育领域来说,同样能细数诸多案例,其中包含台大校长「拔管案」、阻挡陆生回台就学,还有2017年从世新大学传出各所大专校院都签署的研修生承诺书事件,以及近期深受讨论的清华大学海峡研究院一案。

由于政治高压手段已完全进入学术界,过去时常接受媒体採访,并乐于评论议题的学者或大学校长,不少人更因此噤声,深怕只要对外发表意见,就会招惹麻烦上身,小则在网路被1450网军攻击、肉搜,大则收到传票,甚至触怒政府,研究计画拿不到补助。

潘文忠今日受访时,不断强调教育部尊重学术自由,问题是寒蝉效应确实已在大学校园瀰漫,与大学自主有关的一切已荡然无存,实践大学前校长陈振贵认为,学术自由就是人权,如此说法仅盼蔡政府三思,勿将我国标榜民主自由的价值毁于一旦。

#蔡政府 #学术自由 #清华大学 #抗中保台 #两岸文教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