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罗德投信指出,2021年进入后疫情时代下的「新常态」:疫苗问世、全球学着与新冠肺炎共存,疫情造成的需求起伏,也导致全球供应链混乱;加上气候变化愈来愈严峻,各国无不对减排加大力道和速度。自疫情中復甦的经济逐渐走向扩张,2022年的市场将会如何表现?预测准确率超过5成的施罗德投资多元资产团队主管Patrick Brenner,连续第九年替投资人诊断,提出来年的投资预测。

Patrick Brenner分析,在景气进入扩张期之下,股票、大宗商品将受到看好。股票方面,可留意全球金融股、英国股市表现;大宗商品也会从景气扩张获得成长动能。明年股市与大宗商品虽有所表现,但仍须有平衡风险的意识。Patrick Brenner建议可以澳币、美元作为平衡投资组合风险的一环。在永续议题发酵之下,碳交易备受关注,其与股、债、原物料相关性低的特性,也很适合纳入投资组合。

在股票方面,随着新冠疫苗问世,各国努力提高疫苗覆盖率,也让经济活动随之復甦、逐渐走向扩张。不过Patrick Brenner提醒,近期受到市场忧虑的通膨风险仍需注意;第一,住宅成本增加会驱动周期性通膨上扬,须持续观察;第二,目前美国失业人口数比职缺数还低,显示劳动参与率还未復甦,可能带来未来薪资成长,进而提高通膨。

即便如此,Patrick Brenner仍旧看好股票与大宗商品。虽然復甦期间风险性资产表现已相当强劲,但鉴于目前仍在景气扩张期、这对风险性资产仍有一定支持,因此仍看好其未来表现。在股票方面,企业盈余的成长是今年股市报酬率的主要驱动力,虽然预期明年企业盈余趋缓,但仍可望支持市场表现。不过相较于全球股,他更看好全球金融股,随着利率将走升,以及市场对停滞性通膨的忧虑,对金融股都会是利多。

此外,英国富时100指数将受惠于能源价格上涨,是具较多能源部位的防御性价值投资,而英国股票价值面相对具吸引力,也因此提供了良好的买进点。至于大宗商品不仅在通膨时期能提供部分保护力,也获得景气扩张带来的正向动能,几个与景气循环相关的指数如商品、贵金属、能源等也呈现上涨趋势。

在债市方面,Patrick Brenner建议维持短存续期间。一是债券的实质殖利率极低,以及可能的通膨风险都不利于债市,因此持续减码债券。不过他认为投资级债仍值得投资,尤其是亚洲,其利差相较于美国投资级债更具吸引力,且亚洲投资级债的利差走势也颇为稳定。

明年股市与大宗商品虽有所表现,但平衡风险的意识仍需具备。Patrick Brenner建议可以澳币、美元、碳交易作为平衡投资组合风险的一环。以澳币来说,相对纽币走势可望回到长期平均,从歷史经验来看目前是一个很好的进场点,加上澳洲经济数据较佳,相较于纽币、澳币前景可期。美元则是近期较具升值动力,且后势仍有走升空间,加上美元具备的避险特性也让Patrick Brenner认为值得持有。

最后,永续议题持续不坠,各国为了零碳排目标推出的各项政策,也刺激碳权交易。何谓碳交易?Patrick Brenner举例,在政府依据排放总量和减碳目标核发「配额」之下,低碳排的企业可在市场上销售多余的配额给超出碳排限制的企业。碳交易在欧洲运作已久,而Patrick Brenner预期,随着COP26(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第26届)发酵,碳交易会变得愈来愈重要,投资组合中加入碳权,不仅可变得更多元化,其与美股、美债、大宗商品的相关性低,能够进一步分散投资组合风险。

#全球 #上扬 #联合 #Patrick #Bren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