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地质系教授陈文山今天声明指出,核四重启公投领衔人黄士修说明许多邻近核四厂址的断层问题,说法是片面解读「核四厂区附近海域地质资料讨论会」的决议,他指出,黄士修说地质、地震、耐震是三个不同的领域,这是外行人说外行话,断层带绝对是核电厂安全的重大判定标准。
陈文山表示,日本311核灾之后,台电才在立法院要求下,于2019年4月公开2013年核四厂的地质调查报告,内容包括「S断层」及「海域线形结构」,并召开两次专家会议重新审查其内容。
陈文山说,「S断层」长度至少2公里,横跨整个核四厂址,断层宽度6至8公尺,经过一号与二号机房底下,而「S断层」是否为活动断层,必须进行古地震槽沟研究才能确定。但因核四已封存,台电说没有经费,迄今尚未调查,与会学者认为即便不属于活动断层,但大地震时震波传达至核四厂址,断层两侧岩盘将产生不等速移动,就会导致两座机房的损毁,核电厂内有如此宽的断层带通过,核四可能是唯一的例子。
陈文山提及,在相近距离当中相同性质的断层,虽然在地表呈现断断续续的线型,在地底下其实会连接成为一条更大且更长的断层;黄士修说台湾只有中部与南部活动断层,而北部没有。此说法不知从何来,地调所公告就有一条令台北人担忧的山脚活动断层,从三峡延伸通过树林、芦洲、北投、阳明山、金山,之后朝东北外海延伸,全长至少100公里,距离核一厂7公里,核二厂5公里。
陈文山指出,黄士修说地质、地震、耐震是三个不同的领域。这是外行人说外行话。断层带绝对是核电厂安全的重大判定标准;核电厂选址时必先进行断层调查,以避开震灾高潜势区,美、日、法莫非如此,但台湾整个岛几乎都在震灾高潜势区,公投是人民的权利。但科学问题还是要回归科学证据,核四不会因公投就变安全,远离断层带才是唯一正途。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