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唐奖颁奖典礼今天线上登场,汉学奖得主、着名史学家王赓武教授(Wang Gungwu)线上发表主题演讲「文史相成的中国之道」。王赓武指出,中国在追寻现代化过程已经成为更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为避免特定族群独大情形,也就是不要变得跟多数国家一样单一族群独大,可以试着成为多元民族的国家,如此一来,中国利用与时俱进的「文」和一脉相承的「史」,或许就能兑现承诺给予人民安稳的未来。
出生泗水、成长于英属马来亚的王赓武,在家庭教育中学习中国传统并研读文言文。王赓武的父亲认为「文是中国文化的基石」,文使得所有纪录得以保存,使「家族的关系得以界定,理想的天下观得以建立,让中国歷代领袖建立起统治体系」。王赓武向父亲学习古文,但却也在父亲的安排下就读英文学校,这使他日后得以跳脱传统观点,以开放的态度游走在中西思想之间。
王赓武提到过去参加国际会议时,当主题有关危机下的中国时,他会思考,为什么毛泽东会呼吁中国人民摧毁自己的文化遗产?为什么中国的年轻人似乎都情愿追随毛泽东?也因为王赓武教授自己教中国歷史多年,却无法解释文革的现象,所以后来他去了澳洲大学,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史,以全新的观点看待中国。他表示毛泽东主政的中国找不到未来的方向,因为当时的中国已抛弃自己的过去,拒绝西方的自由也拒绝苏联路线。
王赓武在演讲中阐述,中国从古老的皇帝天下观转型成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传统国学多次歷经西方知识体系的衝撞。虽然二十世纪的中国服膺新的世界秩序,却在文化大革命中改变了中国自身的文化遗产。毛泽东过世后,邓小平主张改革开放,为文史传统带来了新的可能。即使天安门事件和苏联的瓦解使中共政权受到挑战,但文与史仍在近代发挥效用。
王赓武以独特的视角理解中国,并以其在中国的世界秩序、海外华人以及华人移民变迁等领域上具开拓性且深入的剖析,获选为2020年唐奖第四届汉学奖得主。唐奖第四届八位得主演讲内容从宏观思维出发,分享激励人心的故事,启发多面向思考,期盼为后疫情时代社会提供稳健的秩序与安定的力量。欢迎踊跃至唐奖官方YouTube (https://youtu.be/Dyde6YBD3MU) 聆听演讲。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