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业眾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23日发布《消费产业洞察 – 新常态下的零售革新》报告并汇整出「数位加速、供应链弹性、健康与安全及重整成本结构」四大重要趋势。

根据《2021零售产业展望》指出,在疫情后产生的新常态已从根本上改变消费习惯及整体零售生态。零售产业正面临供应链中断、通膨、货运塞港及疫情等问题,随着疫苗覆盖率提升,全球的确诊人数仍不断增加,这将持续加深消费者回归线下消费的顾虑,全球零售业者在健康与安全上也应持续进行投资布局,并拓展新的收入来源。

勤业眾信指出,2021年可谓是在数位转型及新零售规则带给零售业者许多挑战,只要儘早回应市场变革的信号并完善企业的数位布局,这次疫情也能成为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契机,迎接新常态零售时代。

勤业眾信联合会计师事务所风险谘询服务部资深执行副总经理张益绅表示,根据Deloitte Global年初的零售产业访谈中发现,有五成的零售业者认为零售业国际化已是不可逆的趋势,再加上疫情的影响,全球线上互动将会持续成长,企业纷纷开始朝向数位化、差异化改革,提高品牌的识别度和竞争力。

在新常态中,实体店面逐渐成为企业建立品牌形象及增加顾客体验所打造出之场景,可视为是企业对外曝光和沟通的重要管道之一。未来消费者选择零售商的标准将不再着重于商品本身,而是更着重于服务以及购物体验。故持续增加消费者对于品牌通路的好感度,和打造有感的购物体验将是未来业者重要的发展方向。

随着需求由线下转往线上的趋势愈加确立,逐渐模糊了零售业者、原生数位零售商、消费产品企业,以及掌握消费者数据的大型科技企业之间的界线。

台湾多数业者也陆续开拓线上零售管道,2021年疫情的爆发提升线上销售的商家数,从2020年三月至2021年五月由原39.99%上升至41.9%。另外,经济部统计处也表示,2020年无店面零售营业额创歷年新高,与2019年相比年增12.2%,反观整体零售业只有上升0.2%。

近年来,在亚洲兴起的直播商务在疫情下也成为许多企业的新通路,以台湾最大的直播平台为例,自五月台湾疫情爆发后,整体开播次数涨逾七成,开店询问量也增加超过五成。主要原因可归因于业者透过直播主及网红的曝光效益建立与消费者之间的连结,透过网红本身的形象以呼应品牌,并透过影片内容营造消费氛围并触发消费动机。

在数位资产愈加成熟的环境下,做出差异化是业者迫切的需求。在新零售的规则下,应积极找到新的获利模式以达到数位差异化,例如订阅、会员机制以及透过新的合伙、策略联盟来创造具有获利效益及全通路的数位体验。

电商市场的兴起和疫情影响,导致供应链中断及配送延迟等全球物流乱象。世界货柜运价指数年增276%,总体运价指数也持续突破新高,然而,从2020年5月至今全球货运能力增幅仅达4%,无法跟上全球贸易市场的恢復速度。

近年来,民眾开始关注企业对于供应链的管理,无论是供应链断链、物流资源的匮乏或库存不足等问题都影响着消费者对于企业的忠诚度。

除了将海外厂迁回企业母国以避免缺货和延误的风险之外,零售业者也透过内部调整来优化供应链效率,例如缩短供应链,强化供应链中的每个节点,将供应链透明化并挑选合适的第三方业者进行合作便可打造更为弹性的供应链,并减少物流仓储资源的浪费,搭配数位用户体验改善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在疫情期间,全球原物料及运价上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粮价指数过去12个月也累计上涨33%、世界货柜运价指数持续增加,加上线下转往线上市场的趋势压缩了企业的利润。虽然疫情打击了大多数企业,却也可能是企业去平衡成本结构的契机。就现阶段而言,零售业者可用应对疫情名义来考量将长期成本降低,例如合理化商电足迹和减少商务旅行等。

另一方面,在疫情的肆虐下,企业为提升盈利能力而设法创新,带动许多新型的零售模式走入消费者的生活中。在找到合适的零售模式之前,建议企业也可多方尝试,跳脱传统思维并接纳新的想法,以便在后疫情时代下的新零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并与其他竞争者间的区隔。

#全球 #新零售 #世界 #供应链 #零售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