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华(2707)国际酒店集团董事长潘思亮指出,国旅復甦无助于改善以接待国际旅客为主的「国际观光产业」营运困境,呼吁政府在边境管制解除前,应有长期的配套措施因应,并建议应将「国际商务签证」核发尽快正常化,让愿意接受防疫规定的国际商务客能来台。

潘思亮认为,台湾为保障国内经济及产业能持续繁荣发展,採取全球最严格的边境管制及防疫措施,藉由牺牲「小小的」国际观光产业「是应该的」,业者愿意也值得为台湾做点牺牲,但相对的需要有长期配套措施因应,因为这已非疫情纾困的单纯问题。

潘思亮指出,疫情前每年的台湾入境人次是1100万,去年在边境管制下只剩150万。包括机场、饭店、免税店等台湾国际观光产业,过去一年替台湾赚进4500亿元外匯,去年在疫情衝击下骤减9成、剩下500亿元,而且状况与国内疫情警戒等级毫无关联。

潘思亮表示,民眾只看到热闹的饭店餐厅,但客房有一半楼层是空的,空到能亮灯秀爱心。目前国旅虽復甦,但只有双北以外的国旅饭店势如破竹持续破纪录,但主要承接国际观光客的双北观光饭店去年平均房价砍半、住房率剩20%,今年状况更糟,可谓是「双城记」。

潘思亮认为,因政府採取清零政策,认为台湾可能会与中国大陆一样、是全球最后解除边境管制的地区,集团并未考量明年边境解封的可能性,认为是必须审慎考虑的严峻状况。呼吁政府应将「国际观光产业」与其他产业完全切开,在边境解封前须有长期配套因应。

同时,潘思亮也呼吁政府,应将台湾的国际商务签证核发尽快正常化。他指出,过去外国人欲来台来台进行经商、工作等商务活动,需至在台驻外使馆申请签证。但这个管道在疫情后中断了,必须经过跨部会协商以专案方式审核,才有可能通过。

潘思亮认为,随着全球疫苗覆盖率提升、疫情渐获控制,若国际商务客愿意遵守台湾的防疫规则、与其他人同样接受14天的隔离措施,在申请商务签证核发上应尽快正常化,让想来台做生意的国际商务客能够顺利来台、跟台湾做生意。

#潘思亮 #国际观光产业 #边境管制 #配套 #国际商务签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