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天气转变,常觉得喉咙乾乾的、想咳嗽?皮肤乾痒容易裂,怎么办?超实用穴道按摩与简单食疗,4招帮助你提升免疫力、缓解咳嗽和皮肤乾痒!

秋冬之际,天气转凉,不少节气病症逐渐浮现,医院门诊增加了许多咳嗽及皮肤症状的病人。亚东医院传统医学科医师林巧梅指出,除了门诊的中医调理,民眾其实在家也可以利用食疗、穴道按摩及生活调整,进一步改善入秋转冬出现的身体不适。

呼吸道敏感:依病症食疗+穴道按摩

◆喉咙乾燥易咳嗽 「蒸梨子」可缓解

「咳!咳!医生,我最近很容易咳嗽,喉咙都乾乾的没有痰。」

针对门诊病人的诉求,医师指出,秋令属燥,秋主肺,所以乾咳是秋冬常出现的症状,坊间常说的「蒸梨子」食疗,就非常适合治疗这类乾咳,但注意如果是痰多的咳嗽就不适合;除了蒸梨子,医师建议民眾也可以煮一些「白木耳百合南杏汤」来润肺,缓解乾咳症状。

◆呼吸道过敏 3穴道按摩来固肺

「医生,我最近晚上睡觉很容易咳嗽,早上起床也是。」

医师表示,这类病人主要是身体免疫调节较弱,温差变化容易引起上呼吸道过敏反应,建议民眾要特别注意脖子的保暖,可以围着丝巾睡觉,早上如果早起运动,也尽量围着丝巾或脖围,而老一辈常说要吃的「西洋参川贝粉」,可以补肺气并化痰止咳,十分适合呼吸道容易过敏的病人;但要注意如果是已经感冒、发烧、感染或是怀孕及服用其它西药的人,食疗之前仍需请医师评估。另外,穴道按摩上,可以选择合谷穴、尺泽穴来固肺,提升免疫力。

【合谷穴】:手掌虎口处,往食指掌骨中心下缘方向按压。

【尺泽穴】:手掌向上,肘中横纹偏外侧三分之一凹陷处。

皮肤乾痒脱皮:宜早睡忌口

「医生,我脸上皮肤都脱皮了,而且身体有点乾痒。」

针对秋冬乾燥脱皮的现象,医师指出,肺主皮毛,所以秋燥也会影响到皮肤,需注意洗澡温度不要过热,并选用较滋润的沐浴乳;饮食上需避免太重口味及菸酒、烤、炸、辣等食物,可以煮「白木耳百合红枣汤」来养血润肺;作息需要尽量在晚上11点前就寝,因为太晚睡会耗伤我们体内阴分,让症状加重;此外穴道上建议可以按摩曲池穴、三阴交穴来缓解皮肤症状。

【曲池穴】:手肘弯90度,外侧产生横纹的末端,垂直按压。

【三阴交】:脚内踝尖垂直往上4指宽处。

末梢循环差:泡脚消水肿

医师提醒,因为即将进入冬季,天冷让人的血液循环会更差一点,末梢循环较差的民眾,如常手脚冰冷、小腿容易水肿等,推荐可以自己在家泡脚,买一些生姜,不削皮切几片,放入水中,水滚后先煮15分钟,再加入泡脚桶的温水里,泡约20~30分钟,可以有改善循环跟消水肿的功效,另搭配按摩阴陵泉穴效果更佳;如果四肢冰冷情况较为严重的人,则建议可以加一些老姜及艾叶。

【阴陵泉穴】:膝盖弯90度,内侧转折处横纹末端。

本文作者:汤佳佩

(本文摘自【婴儿与母亲】2021年11月号)

【婴儿与母亲】2021年11月号
【婴儿与母亲】2021年11月号
文章来源:婴儿与母亲
#乾咳 #乾痒 #手脚冰冷 #秋冬 #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