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岁的陈姓阿嬷,因为发烧、呕吐到卫生福利部南投医院就医,诊断为急性胆囊炎,检查发现胆囊及总胆管各有1颗约1-2公分的结石,家属原本担心有风险拒绝手术,医师以经皮穿肝体外取石术,成功将结石全部移除。

胆结石是常见疾病,每位患者结石的数量与大小不尽相同,但不一定每位患者都会有症状,如果结石卡在胆管可能会造成右上腹或上腹疼痛、背痛、右肩痛、噁心呕吐、黄疸、发烧、畏寒、尿液呈现茶色或浅色粪便等症状。

胆管阻塞可能导致胆囊发炎、引发剧烈的疼痛,严重可能造成胰臟炎,併发败血症等严重反应,甚至危及生命,临床上以手术移除胆囊,不过,由于家属考量阿嬷年事已高,担心麻醉风险,因此起初拒绝手术。

经过医师与病人及家属讨论后,阿嬷先接受放射科医师蒋咸嘉以经皮穿肝胆道引流,缓解发炎情形,然后施行经皮穿肝体外取石术移除结石。

蒋咸嘉表示,经皮穿肝胆道引流是透过电脑断层定位引流,以电脑断层扫描确定位置后,以引流管将胆汁引流出体外,透过电脑断层定位,除了增加准确度,还可有效改善病情。

经皮穿肝体外取石术,则是藉由放射线透视及超音波的引导辅助,使用针导管经皮穿肝进入胆管,扩张形成人工胆道廔管,再使用取石网将结石移除。

南投医院表示,胆结石的治疗方式依患者的年龄、结石大小、阻塞位置及胆道是否感染等状况,採取适合的治疗方法,如果出现症状,建议由专科医师诊断,讨论后以最佳方式治疗。

#经皮 #结石 #体外 #取石 #移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