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语言大学学院特聘教授暨国别和区域研究院学术院长黄靖11月30日在大陆《环球时报》撰文表示,美国发起「民主峰会」将于近期视讯举行。这一活动不仅将给国际社会制造「分裂感」,同全世界急需团结一致、共同应对新冠疫情和气候变化等重大挑战的氛围格格不入,而且还为中美关系带来新的风险。在今后几年中有效管控中美关系至为关键。为此,做到几点十分重要:一是,两国元首达成的相关共识必须得到落实。二是,中美两国需建立有效的定期交流沟通机制。三是,双方应该共同努力,列出一个尽量具体的「不可做」(not-to-do)清单,据此画出「竞争」的红线,使美方反覆强调的「护栏」有实际的意义和内容。
黄靖指出,不久前,中美元首视讯会晤对中美关系有着非常正面的积极影响。然而,当前现实决定中美关系在短期内难有根本性转变。由于美国国内政治的高度不确定性,甚至有进一步恶化可能。
首先,美国挑起中美「竞争」的根本原因,是美国政治主流认为「中国的快速崛起从根本上威胁了美国的霸权地位」。这不仅仅是由于中国国力的快速增长、经济体量有望在近期超越美国造成的;更具根本意义的是,美国认为中国的成功表明,除了「华盛顿共识」之外,「北京共识」也是一条人类社会走向成功的道路。这就从根本上撼动了美国唯我独尊的霸权基础。
其次,正因如此,美国挑起中美「竞争」以及为此推出的对华政策是高度情绪化的。这导致美国一方面对中国毫无克制的妖魔化,另一方面高举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大旗,认定除了美国道路之外的其他道路都是错误的,由此形成了一股弥漫美国朝野的「政治正确」。几近疯狂的情绪在政策上的反应就是不顾一切地想要压制中国的发展。
最为危险的是,美国企图以台海、南海为抓手对中国施压,最大限度地榨取战略价值,但由于中国捍卫核心利益的立场和能力,美方图谋难以得逞,反而加大了爆发衝突的可能性。
第三,就目前而言,管控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恰恰来自于拜登政府在国内政治中的弱势地位。一方面,面对强大的反对力量,拜登政府在对华政策上如履薄冰,动辄得咎。另一方面,拜登政府的弱势,导致其对国内各种政治力量和利益集团的操控及协调能力低下,甚至不能有效地管控自己团队,在不同场合口无遮拦地攻击中国,连最起码的纪律都难以维持。
黄靖称,综上所述,在相当一段时期中美关系可能将继续面临困境,其根源就是美国政治的高度不确定性。在今后几年中有效管控中美关系至为关键。为此,做到以下几点十分重要:
一是,两国元首达成的相关共识必须得到落实。二是,中美两国需建立有效的定期交流沟通机制,通过不断的交流与沟通,双方至少能够准确了解对方的意图和「难点」,进而尽量避免局势的恶化,预防和管控或将出现的危机,阻止对抗的发生。三是,双方应该共同努力,列出一个尽量具体的「不可做」(not-to-do)清单,据此划出「竞争」的红线,使美方反覆强调的「护栏」有实际的意义和内容。
黄靖强调,尽管短期内中美关系难有根本好转,但「形势比人强」。随着中国进一步发展与进步,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不断地向世界提供公共产品,同时奉行多边主义,积极推动和参与多边机制之上的全球治理,中美「竞争」必然越来越显得缺乏建设性,因而不会给双方带来任何切实的利益。在此过程中,美国或将逐渐克服在对华政策上的情绪衝动,回归理性。毕竟一个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符合中美两个大国的根本利益。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