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脚步逼近,近期国际间却出现南非新变异株Omicron,导致各国边境紧缩。专家表示,Omicron突破性感染比例较高但症状较轻,民眾面对病毒变异不必太恐慌,预估未来的疫情会走向「感冒化」,而非「流感化」,病毒的毒性将逐渐减弱,待重症死亡风险低于流感,就可以和平共存。
台湾疫苗推动协会今日召开记者会,包括荣誉理事长李秉颖、理事长黄玉成都受邀到场,公布「职场防疫安全调查」。黄玉成表示,此次的调查发现,上班族最有感的防疫措施是办公室总量管制(26.7%),另有近8成受访者赞成未来以疫苗护照作为进入办公室的条件。对于政府的防疫政策,最满意的是公共广场所强制戴口罩措施(25.3%),另有逾3成受访者认为边境管控仍有改善空间。
近期Omicron的出现导致各国边境紧缩,外界也好奇专家如何解读Omicron的风险。李秉颖会后受访时表示,Omicron比较会突破性感染,但是症状可能较轻,初步的资料看来是这样,以前Delta的经验也是这样。根据英国对Delta的检测,Delta的症状是流鼻水,但不太会咳嗽,代表病毒无法侵犯下呼吸道系统,留在上呼吸道,所以只会流鼻水、鼻塞。他表示,病毒久了会慢慢和人类和平共存,变异就是一个过程,我们对变异不必太恐慌,应以平常心面对,戴口罩、勤洗手、不摸眼口鼻。
对于未来新冠肺炎的走向,李秉颖认为,未来新冠肺炎不会流感化,而是感冒化,像流感每年都需要打疫苗,虽然不停突变,但突变后的流感病毒还是蛮强的。至于新冠病毒,他预期仍会突变,毒性却会逐渐减弱。流感的死亡率大约是千分之一或少一点,且不需封锁边境,以他个人的看法,未来待新冠病毒重症死亡小于等于流感,就可以和平共存,这个过程要耗时多久还不知道,不过目前时机未到。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