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畏疫情衝击,3日刚好建成55周年的经济部加工出口区,厂商家数今年正式突破700家、营业额达台币4500亿元、出口金额160亿美元、以及进口金额100亿美元等4项歷史纪录,加工处长杨伯耕表示,为了提供更多厂商设厂用地,目前正在着手开辟楠梓第三园区、高软二园区、扩厂屏东科技园区,将可吸引更多企业进驻。
加工处3日表扬11家设厂50年以上的绩优松柏厂商,其中,台湾樱井和台湾博士电子公司,设厂年限更达54年,加工处长杨伯耕致词指出,12月3日刚好就是加工区建成满55周年的日子,特别感谢一起成长的区内厂商。
他说,立法院已三读通过加工出口区更名为科技产业园区,加工出口区管理处将更名为科技产业园区管理局,象徵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但,「加工处」服务厂商的使命,并未改变,仍将持续。
杨伯耕表示,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加工处并未开拓新园区,而是以区房厂房更新为主,增加厂商营运空间,例如楠梓园、前镇园区和潭子园区,不过,为了吸引更多企业进驻,加工处正在着手开辟楠梓第三园区、高软二园区、扩厂屏东科技园区,为厂商提供更多发展空间。
他说,受惠全球半导缺货、以及疫情警戒带动资通讯产品需求爆发,加工区2021年除了区内设厂家数突破700家,达711家,创新高纪录,营业额、出口金额、以及进口金额,分别达台币4500亿元、160亿美元、以及100亿美元,四个项目同步创下歷史新高纪录。
加工处2021年营业额达台币4500亿元、出口金额160亿美元、以及进口金额100亿美元,分别比2020年的台币4010亿元、143亿美元、以及88亿美元,成长达17%、13.75%、以及36.25%。
其中,个别园区的成长,以屏东科技园区成长幅度最惊人,达34.91%,主要是因为屏东科技园区是国家南向政策的重镇,区内厂商生产的马达、净水器、以及高尔夫球、高球杆头、智慧寝具等,销往东南亚数量庞大。
排名第二的是台中软体园的年增26.39%,主因受惠疫情的电商服务需求大爆发,「好到物流都来不及接单、送货」,而过去多年走下坡的光学聚落潭子园区,厂商从传统相机转型,供货车用、AI和自动生产系统的镜头需求,刺激营业额年成长约22.04%。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