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难想像,苹果、VISA及MasterCard在亚洲唯一指定的技术合作伙伴,竟是台湾的小公司;创立五年的TapPay,就抢下每年台湾规模逾500亿元的线上交易金流生意。
根据《财讯》报导,原本以为有疫情和通膨阴霾干扰,今年双11的购物力道可能不若以往,没想到当天凌晨零时一到,许多消费者为了抢第一小时的结帐优惠,流量瞬间飙高,选择分期付款的消费者重新整理了40几分钟还是无法结帐。到了双11的晚上,又一批消费者涌进抢最后一小时优惠期限,交易流量再次飙升,但这次换成跨行交易卡关,当了将近两个小时。
《财讯》报导指出,那天晚上,乔睿科技的工程师们在线处理各种突发状况,直到凌晨3时多才陆续下班。乔睿科技共同创办人之一、TapPay商户事业部副总经理廖宗纶坦言,国内电商平台与支付业者在大型线上购物节的消费体验上,仍有许多进步空间,「今年的双11交易量瞬间峰值是去年的2到3倍,还好我们系统能自动弹性扩充,每秒最高可处理1200笔交易,是一般银行给客户的TPS(每秒处理事务量)的4到5倍。」
很难想像,眼前这位年仅30岁的年轻工程师,以及他背后的50多人的团队,在创立5年之内,就抢下每年台湾规模逾500亿元、近4成的线上交易金流生意。
先拚行动支付 跌倒后转型
2015年,正是全球支付业者补贴战打得如火如荼之际,廖宗纶与乔睿科技创办人庄凡颉跟上浪潮,推出第一代行动支付钱包,在校园推广行动支付。 当时的TapPay就将声纹压码(DBST)应用于电子钱包,不需要扫码、不用换SIM卡、也不需要NFC近场通讯功能,就可以「哔」支付,免去跳转层层页面,体验相当顺畅,因而获得多家银行力挺合作。一度拿下北科大、交大、政大校园支付的3成市占,也获得宏碁基金会龙腾微笑创业竞赛百万奖金。
然而,根据《财讯》报导,一年后,银行行销预算用罄,不再补贴,但街口等其他支付竞争对手仍狂发补贴,消费者变心很快,TapPay市占从30%直接掉到不到1%,「确定支付钱包不是一个可持续性的商业模式后,我们决定往后退一步,做介接的支付网关(payment gateway),」廖宗纶说。
由于团队在协助商店介接银行金流和资讯流时,发现银行所释出的API(应用程式介面)规范多、设计逻辑陈旧,很难和这个时代的工程师沟通,而且API要够稳定,才能支援前端的支付钱包,他们发现这个痛点,也认为潜力很大,便决定重新推出一套专门为线上交易设计、有别于传统红阳、蓝新、绿界的支付网关产品。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