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访分析师普遍认为,当前房地产政策已较为严厉,短期将出现边际上的小幅改善,包括公积金政策支持、预售政策调整、信贷政策边际松动等;长期则聚焦长效机制的建立,包括房地产税正式推出等。
但这并不意味着政策的大幅转向,政策出现一定「纠偏」但仍是「紧」的大格局。在未有明显放松之前,明年上半年房企依然有债务危机爆发的可能。
此外,多数受访机构认为,随着房地产长效机制的逐步建立及共同富裕政策目标下,未来2~3年中国居民的购房能力将会好转。当前各地政府不断加大住房保障力度,随着相关保障逐渐到位,刚需住房群体购房需求亦有望释放。
红塔证券研究所所长李奇霖认为,随着房住不炒政策逐渐落地,房价趋于平稳,房价收入比改善,居民购房能力增强。同时政府可能通过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建设,形成托底效应,也对居民购房能力形成一定支撑。
政策在保障性租赁住房方面近期频频推出。上海「十四五」计画新建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47万套以上,要求租金年涨幅不超过5%。
同策研究院研究总监宋红卫表示,「未来2-3年大陆房地产市场将会逐渐回归到『居住属性』为主导的市场。」但刚需市场支付能力将边际递减,即刚需购房的潜在人群在下降,且支付能力也下降;需求将更多引向改善型市场。
他并指出,2022年对中国房价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土地成本和通膨压力,若二者不能缓解,房价仍有上涨压力。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