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大医院院长杜元坤(右)和曾接受自体软骨细胞移植的郭女士合影留念。(王家瑜摄)
义大医院院长杜元坤(右)和曾接受自体软骨细胞移植的郭女士合影留念。(王家瑜摄)

在台湾约有350万人饱受退化性关节炎之苦,除了年纪大导致退化之外,也有些人因为意外、外力或运动伤害导致软骨损伤。除了吃药、復健、打玻尿酸或PRP,以及大家熟悉的人工膝关节置换外,卫福部已于108年通过《特管法》,开放膝关节软骨缺损患者适用「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提供患者另一项治疗选择。

今年63岁的郭女士因为扁平足加上拇趾外翻宿疾,导致膝盖受到波及,一度连蹲坐如厕都有问题,得靠双手撑着墙壁才能缓缓蹲下,原本医师建议他等年纪大一点再换人工关节,后来她转而接受自体软骨细胞移植,现在可以每天出门散步20分钟,即使有斜坡也不成问题。

特管法开放至今,全国共有46例完成自体软骨细胞移植,其中44例都是由义大医院执行,另外2例分别为花莲慈济医院和彰化基督教医院。义大医院院长杜元坤指出,很多退化性关节炎患者都是先吃药、復健,到最后没效了再选择换人工关节,这是好的选择,但限制在于不能旋转、深蹲。

而自体软骨细胞层片移植则是利用患者自己的膝盖软骨细胞,在体外培养成细胞层片,再移植回患者的软骨缺损部位。杜元坤说,这项技术是引进日本的专利技术,先在37度的环境下培养层片,降温到20度时,可以整片从培养皿取下,一颗不留,维持完整的细胞结构,培养过程大约需要1个月。

杜元坤指出,将层片移植到膝软骨时,就像种树一样,不可能没有根就插在哪里,因此手术过程中会在软骨下方的海绵骨上打洞,让血液循环变好,就像有好的土壤能够滋养受伤的软骨,促进软骨增生。

膝软骨细胞层片治疗适应症为18至70岁、X光诊断未达第四级的退化性关节炎患者;义大医院收治的44例中,最年轻的是26岁男性,因为运动伤害导致软骨受损;最年长的则是69岁女性。杜元坤提醒,如果退化性关节炎已达第四级,或是风湿性关节炎、痛风、癌症引起的退化,并不适用细胞治疗。

由于自体软骨细胞移植成本高,患者需自费80万元。卫福部次长石崇良表示,未来将朝「降低成本」的方向努力,目前已完成「再生医疗三法」草案,包括再生医疗发展法、再生医疗施行管理条例、再生医疗制剂管理条例,预计明年上半年就会送入立院。

石崇良指出,目前国内有80多家医院、100多个再生医学细胞治疗计画,显示台湾很有潜力;卫福部已着手讨论建置「国家级细胞库」,让细胞来源更多元,并推动研发制剂,以异体移植取代自体移植,让病人少挨一次刀,也省下成本,让细胞治疗更普及。

#软骨 #移植 #退化性关节炎 #自体 #软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