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旁人眼中的一门小生意做到最好,
让中租控股上市10年市值涨近19倍,也成为台湾最年轻的千亿富豪。
近年,他又亲自率队进军餐饮、生技与医疗等有潜力新事业。
辜仲立相信:「我们还在累积能量,还没有完全释放!」
他不是最大,上市10年却一路成长;他不是科技巨擘、金融富豪,却将旁人眼中的一门小生意做到最好;他不是占据新闻大幅版面的锋头人物,却默默带领7000多名员工一路往前衝,衝出一片天。
他是中租企业总裁辜仲立。
10年来,中租控股以每年缓步成长的脚步,几乎没有衰退过,每股税后纯益从3.35元,成长到今年可望突破13元,即使在去年疫情肆虐下,仍能保持稳健成长。辜仲立是怎么做到的?
致胜关键1》
建立一百万笔中小企业徵信资料 同业望尘莫及
「租赁是我们(中租控股)最拿手的,44年来都专注在租赁这块领域……,中租最厉害就是风险管理。」辜仲立认为,掌握好风险管理是最重要的事,风控做好,利润就能慢慢展现出来。
在大数据时代,最早踏入中国市场的中租控股,做好风控的最大秘密,是内部拥有一套累积多年、目前有超过100万家客户资料的独门资料库。数据管理严谨到位,是中租流传在台湾同业间,最羡慕也望尘莫及的制度。
这个资料库,等于是中租自己建置的「小联徵中心」,虽然累积的过程漫长艰辛,但建置完成后,就成了同业难以跨越的门槛。
致胜关键2》
不看财报、看水电帐单 车程逾1.5小时的案子不接
2005年,辜仲立顺利取得中国首张外资独资的全国性租赁执照,是中租控股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问题来了,当资讯未必透明时,如何评估中国中小企业的信用风险?辜仲立透露,中租在台湾服务很多中小企业,也从中了解他们的心态,「藏污纳垢的角落通常在哪里?用什么方式掩盖?我们大致都能掌握,毕竟已经看了那么多年。」
举例来说,在财报难以完全取信的中国中小企业身上,中租业务拜访客户时,会先查看对方的水费、电费帐单,藉此确认数字有没有跟着产能走,其他如对照原物料订单是否能够匹配营收、不同业务数字的逻辑能否串连起来等。中租控股策略长廖英智补充说,「所以中国可能去10家,才做1家。」
中租控股董事长陈凤龙指出,在中国,最重要的策略就是接近客户,3、5个据点没有感觉,但建立到50个据点,拉出经济规模,就有「扎到根」的感受,愈接近客户就愈能掌握客户,车程超过1.5小时的案子就尽量不接触。
致胜关键3》
上天下地「无所不租」 从小利基累积大商机
陈凤龙解释,「我们的策略是在任何市场中找到一个小利基,一方面以我们的能力能做到最好;另一方面,大老虎不会来吃小利基,因为吃不饱。」举例来说,中租控股不做商用民航机租赁,却聚焦在直升机、私人飞机,以及民航机的「备用引擎租赁」等小而美的利基市场,也承接散装船等船舶租赁,目前船东来自土耳其、希腊、英国、印尼与中国等国家,船舶融资数超过百艘。
「中租能走到今天,我其实只是扮演全体员工最大的支持者,业务都是大家齐心一步步走出来的,未来还有很长远的路要走。」採访过程中,辜仲立不断让自己往后退,把员工往前推,「到现在,我们还在累积能量,还没有完全释放出来!」
在中租控股办公室一楼一隅,辜仲立特别挂着父亲辜濂松的画像。「我晓得他已经看到了,我们有不少主管都是他一手带上来,今天的成绩,他应该是有满意吧?」父亲在他心里是什么角色,只有他自己知道,但当初爸爸把「小生意」交给么子,拚出如今市值近4000亿元的租赁王国,一定足以堪慰。
更多内容,请参阅最新一期《今周刊》(第1303期)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