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会今(9)日举行「海基会臺商财经法律顾问会议」,针对中国大陆经济情势变化、及实施碳排放相关政策对台商的影响深入研讨。顾问林永法表示,台商面临大陆的外部因素与内部政策多重变数的双重影响,在外部因素方面,尤其是两岸关系紧张,造成台商很难再採取过去「政经分离」,有时被迫要选边,因此必须更加谨言慎行。

关于大陆的投资环境变化,林永法表示,台商面临大陆的外部因素与内部政策多重变数的双重影响,在外部因素方面,尤其是两岸关系紧张,造成台商很难再採取过去「政经分离」,有时被迫要选边,因此必须更加谨言慎行,以免受政治因素波及。

他指出,欧盟取消对中国大陆的GSP(普惠制)、美国市场高关税,都增加台商的经营成本。RCEP即将于2022年生效,台商在中国大陆及东协市场更要面临韩商、日商的竞争。中美贸易战及科技战,也影响部分台商无法再成为美国供应链的一环。在内部政策上,有关反间谍安全防范、数据安全法、反垄断法、海关注册登记和备案企业信用管理办法等新法令的实施,台商也必须及早因应。

与会顾问建议,台商未来要生存,一定要达到绿色产品认证,减少耗能,尤其是用电,而耗电最大占比是空调、马达,台商可以从这方面着手改进,对降低碳排放有很大帮助。

有顾问表示,台商从大陆迁往东南亚,成本至少增加10%,基于分散风险而迁出大陆是合理的,但希望政府除了鼓励之外要有务实的政策。台湾有关碳交易的法律、机制要制订明确,让配合政策者可以得到回报,即使是服务业、不做外销,政府也要订定政策让他们参与,对国家整体发展才有帮助。

有顾问提到,有些台商想从大陆移往东南亚投资,海基会可以结合各主管机关,组织有兴趣、有意愿的台商,成立产业策略联盟,共同前往当地参访,与当地政府接洽、谈判会更有力。

#台商 #顾问 #大陆 #海基会 #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