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P3实验室一名工作人员,今天传出疑进行新冠病毒实验不慎遭污染确诊,为P3实验室首度发生感染事件。不过,其实早在18年前,就发生过P4实验室染疫事件,当时任职国防大学预防医学研究所的中研院基因体研究中心研究技师詹家琮博士,当年从事SARS研究,实验期间不慎感染,是台湾最后SARS确诊个案最后1例。
据疾管署(疾病管制局前身)研究检验组联合调查报告指出,时任中校的詹家琮是全球第二起在实验室感染SARS的病例,当时詹中校是在卸下全身所有的隔离衣装备后,才操作培养SARS器皿消毒步骤,不料有突发状况发生,在未有安全防护装备下处理而感染,在发烧6天后,自行至诊所、医院看病。
疾管局当时除关闭P4实验室外,并暂停台大、林口长庚,及疾管署的P3实验室所有SRES培养皿操作,且所有实验室进行清洁,消毒等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新冠疫情变化迅速,詹家琮过去接受本报採访时表示,疫情将趋向流感化,当前通用的疫苗施打3剂也不能解决问题,唯有一段时间就改变疫苗的病毒蛋白基因序列,研发二代疫苗,才能对应进化不断的病毒。
对于病毒不断变化,全球都亟需疫苗,詹家琮指出,新冠病毒持续变异是天择的结果,无论是国外疫苗还是台湾的国产疫苗,目前使用的抗体和药物抑制病毒效力,都追不上病毒变异速度,因此才会出现Delta变种病毒在以色列流窜,BNT疫苗对抗感染的保护力下降到64%,而英国即便6成民眾施打疫苗,确诊率居高不下。
詹家琮指出,现有疫苗对变异株病毒的血清中和效力,都是数倍或十数倍的下降,对接种者的保护效力也明显减弱。病毒在面对抗体的天择压力下,就会突变成传染力高、致病力强的变种病毒。
文章来源:疾管署网站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