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四面环海,海产种类丰富,其中虾子更是各家餐厅必备的热门佳肴,不过日前却有网友透露,外出用餐时,惊见盘内的虾头顏色几乎全变黑,让他担心不新鲜,犹豫是否吃下肚。对此,就有内行人解答虾头变黑的原因,直言「这是正常的!」
原PO日前在脸书社团《爆系知识家》PO文透露,店家端上的一道虾子料理,几乎每只虾头都出现黑色色斑,闻起来味道也很腥,好奇虾头发黑是不是代表不新鲜,「这虾还能吃吗?我该吃吗?」
贴文一出随即掀起热议,更有内行网友跳出解答,「可以,自然现象」、「黑不会是问题,但臭就可能有了」、「虾头变黑不代表不新鲜啊,一开始下锅煮的温度不够高,虾头就有机会变黑,虾肉是Q弹的、没有腥臭味的都是新鲜的虾子。会变黑的虾子反而比较好,代表没有添加东西去防止黑变」。
根据《行政院农业委员会》网站指出,虾子变黑是由于体内酵素作用形成黑色素,跟鲜度没有直接关系。虾子的头部、外壳、脚、液汁和血液中,存在着活性很强的酪氨酸酵素,可将酪氨酸分解,再经非酵素性的氧化和重合而形成黑色色素,使其变黑。
至于该如何判断虾子是否新鲜,可从虾子外表判断有无鲜明的光泽和腐败异味;且煮熟后呈鲜红色,肉质紧密,味道甘美,用手将虾子从头部和背部衔接处折断,立刻用鼻子闻,如无异臭味,就表示很新鲜。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