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P3实验室前研究助理确诊新冠肺炎。胸腔暨重症专科医师黄轩表示,实验室比医院更危险,而每个国家在高风险病原体的实验室,都会制定的应变计画,并整理出「实验防疫五大要」,也提醒民眾别忘了还有一群在高风险下的实验操作的人员,他们都是幕后英雄!
黄轩今(11日)在脸书粉专表示,新冠肺炎高风险地区,大家都以为是只有在医院,但处理高风险病原体的实验室其实比医院更危险,这些实验内操作的几乎都是易传播的病原体。因此在标准的高风险病原体的实验室,都会有制定的应变计画。
黄轩也整理出高风险「实验的五大要」包括:
一、模拟「要」落实
二、操作「要」标准
三、穿着「要」全套
四、脱时「要」慬慎
五、监控「要」警觉
黄轩提到,在高风险病原体的实验室,几乎会有灾害演练,很多模拟状态,都会一直持续演练,像是模拟管制性病原及毒素工作人员发生暴露状况、实验室工作人员发生虚脱或昏倒情况其他人员如何应变、如果实验室发生大规模溢出物事件处理方式,以及突发事件时实验室人员在工作状态下疏散的方式。
黄轩指出,所有基本的风险评鑑模式,包括4个重复循环的步骤:危害鑑别、危害特徵、暴露评鑑、审查和持续改进。
最后黄轩致上谢意,感谢第一线防疫、医师人员,并提醒民眾,别忘了有一群在高风险实验操作的人员,这些实验人员真的很辛苦,冒险进行协助高风险的病毒诊断,大家才能有效知道如何防疫,他们都是幕后的英雄。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