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叶毓兰专栏】我的母亲是客家人,虽然我继承了客家妇女的勤劳坚忍,但却因为幼年缺乏客语环境,不能流利的讲母亲的话是我一生的遗憾,因此我会特别关心客家语言的传承,也希望能尽一份心力。
108年通过国家语言发展法,规定本土语言教师应以专职为原则,教育部为实现此规定即规划由正职教师取得客语中高级以上证照资格,在增能24小时候,即可执行客语教学,此举立即造成第一线客语支援教师的恐慌,政府要逼其退场之声浪轰然炸响!
反观支援教师成为专职人员困难重重,必须完成66个学分课程、取得教师资格检定、通过各校公开教师甄选,独厚现职专任教师的规划,间接扼杀客语支援教师希望长期任教之愿景,相当不利客语传承。
国家语言发展法本意是运用政策介入,让原本有客语能力者进入校园传承客语,政府现行规定却一味比照一般性师资培育,用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社会新鲜人标准,来要求有教多年任教经验的客语支援教师。
一方面,教育部用一般性教师法规的门槛,让支援教师看不到未来希望;再者,客委会以师资法规并非其业务为由,缺乏积极介入,任由珍贵的客语支援教师人才长期忍受低薪,导致退出职场,造成客语传承人才断层。
这几年来我看到客语支援教师的辛勤,他们疲于奔命,领着以钟点计算的微薄薪资,一年一聘的任期让他们看不到职涯的未来,更糟糕的是因为行政程序繁琐,时常不能准时拿到薪饷。要不是对客家文化及客语的传承有相当的使命及热忱,有谁能坚持下去?他们的客家精神实在令我感佩!
因此,我呼吁行政院应该正视客语支援教师的窘境,提升其薪资并促进专职化,以利客家语言与文化传承!
作者为立委、前警大教授
照片来源:作者脸书截图。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