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左化鹏专栏】七十六年前的12月12日(一九三九年十二月十二日),下午二时,六架日本战机从浙江寧波机场飞抵奉化上空,狂轰滥炸,溪口镇民猝不及防,死伤枕籍。当时,蒋公犹在前线指挥抗日,他的元配夫人毛福梅,就在溪口故居丰镐房后门,不幸罹难。

蒋经国,时年三十岁,正在赣州施展新政。突闻家中噩耗,一路号哭,星夜奔丧。母亲入殓时,他满腔悲愤,噙泪疾书「以血洗血」四字,刻石立碑于母亲罹难处,誓言此生必报杀母之仇。

八年的浴血抗战,终于嬴来了最后的胜利。蒋经国逮到了当年轰炸溪口的主谋战犯芝原平三郎,将他送交军法审判,其后在上海执行枪决,报了家门的血海深仇。

日本侵华期间,多少无辜的百姓尸填深沟野壑之中,多少的铁血健儿惨死在日寇的铁蹄刺刀之下。战后,正当国人要报仇雪恨,美、苏、英、法列强,也主张对日严惩不贷。蒋公却突然力排眾议,力主要维护日本天皇的地位,以及维持日本领土的完整。他把「以血洗血」四字,换成了「以德报怨」。

圣经马太福音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笃信基督教的欧美人士对蒋公「以德报怨」之说,感到十分不解。

论语宪问篇记载,「「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尊奉儒家思想的国人,正要以直报怨,却报怨无门,同样感到惊愕。

有史家认为,蒋公之所以丢掉江山,「以德报怨」或许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抗战胜利,八年的国仇家恨,岂是一句轻描淡写的「以德报怨」就能一笔鉤消。大仇未报,此恨难消。

中华儿女胸中的怒火,由北向南迅速的延烧,百姓们的嘶声悲吼,化作郁郁轰响的惊雷,震动了祖国的大地。不旋踵,蒋公就怆惶辞庙,渡海来到了臺湾。

蒋公困守孤屿,痛定思痛,励精图治,犹图光復故国山河。正需要国际友邦的支持时,万万想不到,忘恩负义,狼子野心的日本,竟出其不意的宣布和我国断交,在蒋公的背后狠狠插上一刀。之后,美国、南非等盟邦相继效尤,一个一个弃我国而去,臺湾成了亚细亚的孤儿,陷于风雨飘摇之中。

蒋公含恨而逝,「以血洗血」的经国先生继承大位,他主政期间,呕心沥血,兴利除弊,锐意革新,推行十大建设,带领臺湾的经济蓬勃发展,一跃跻身亚洲四小龙之首。相较于当时落后的大陆,臺湾成为全世界华人的希望。光芒照耀整个神州大陆。

参访蒋公故居,我伫立在「以血洗血」的碑前,遥想半世多来的往事,不觉思绪翻涌。看到「男经国泣书」血泪斑斑的石碑,我彷佛看到有一只血管装满支架的厉鬼,正躲在碑后偷偷的狞笑。

歷史跟蒋家开了个大玩笑。经国先生临终,交棒给一个表面谦恭,谨小慎微的家伙,他掌权后,卸下面具,露出本貌,竟然是披着臺湾人的外衣,流淌着日本人骨血的岩里正男。

经国先生,一世的英名,一生的志业,和党国的命运,至此,在歷史长河中,都化作一声声长嘆。

高瞻远瞩的蒋公,在天之灵有知,会不会以他寧波话口头禅痛駡:娘希匹!

我也帮他骂一句:八嘎野鲁!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蒋公 #以血洗血 #以德报怨 #臺湾 #报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