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关,股价升空;不过关,股价惨兮兮!」最近,生技族群并未受到Omicron变种病毒激励出现齐涨现象。反倒是,因为个别因素呈现极端化。

根据《财讯》报导,11月12日,药华的真性红血球增生症新药Besremi,因为取得美国FDA(食品药物管理局)药证,连续跳空大涨,迄今一飞冲天来到240元之上,股价翻了2番。相形之下,3期解盲失利的杏国,出现连续10根跌停板的惨况,已经被打入全额交割。

这些年来新药股最为市场诟病的就是评价模式,投资人至今赌的还是解盲会不会过关?《财讯》分析,一旦结果不如意,便直接判一家公司死刑。再不然,就是以为只要解盲过关拿到药证,公司从此就过着富裕的日子!这种不正确的投资评价,扭曲了许多公司的股价,也导致走了近10年的新药产业,仍是蒙上炒股的不良印象。

炒本梦比 天堂地狱一线间

「不要把解盲看作一件大事,一切还是回到新药公司的基本面。」万丰资本投资长蔡文璞,接受《财讯》採访时提醒,按照国际市场惯例,新药解盲只是过程之一,但绝对不是决定一家公司的生死。从这一次杏国与药华天差地别的表现,投资人需要重新梳理投资新药股的两个关键。

第一个关键在于解盲前进场投资,所需考虑的风险。以杏国为例,去年生技股出现4檔飙股「天国一辉」,杏国即是其一,仰仗的利多正是这次解盲失败的胰臟癌新药SB05PC,当时市场展望乐观,不排除2021年底就可以申请美国FDA药证许可,带动股价翻了7倍衝上150元。但是3个月后,股价又掉回50元之下。

没想到的是,根据《财讯》报导,今年杏国正式解盲前夕,同样的议题再度将股价推升至130元,结果解盲却未达标,投资人惨输。要知道,全球解盲翻船的案例比比皆是,解盲前投资,本就要承受天堂与地狱一线之隔的风险,问题是,投资时有没有考虑过若是解盲失败,股价可守的天险在哪?这关系到进场点可承受的风险。

按一般评价来看,解盲前杏国的净值已经跌破5元,公司持续处在烧钱阶段,只能靠母公司杏辉不断的增资,因此投资前就必须理解,若是一摔跤,基本的缓衝能力太过微弱。再者,杏国虽然也有其他新药研发,但是进度仍属早期,在市场上也没有特殊的好评,自然也没有力量抵抗股价的自由落体。

文章来源:财讯双周刊
#杏国 #全球 #杏辉 #解盲 #股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