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央行召开理监事会议,再度紧缩房市信用管制,四大新措施,再搭配内政部提出的限制预售屋换约,瑞普莱坊市场研究部总监黄舒卫表示,央行压低第三户以上自然人贷款成数到四成,再限制换约,无异将逼迫投资客只能乖乖拿出六成自备款,等着交屋,否则就只有走上违约、断头一途,预料「绝对是终结炒房客的杀手锏!」
央行今天理监事会议决议,採取第四次紧缩信用管制。首先,自然人购置高价住宅贷款及第3户(含)以上购屋贷款的最高成数一律降为4成。第二,购地贷款最高成数降为5成,保留1成动工款,并要求借款人切结于一定期间内动工兴建。第三,余屋贷款最高成数降为4成。第四,工业区閒置土地抵押贷款最高成数降为4成。
对此,瑞普莱坊市场研究部总监黄舒卫表示,从央行最新的消费贷款余额成长趋势来看,新增住宅贷款年增率从今年6月的10.42%,降到10月的9.37%,而建筑融资也从今年初的18.7%,降到15.25%,显见资金潮虽然汹涌,但选择性信用管制持续发力。
黄舒卫分析,虽然这次央行持续紧缩豪宅、多屋族、余屋、购地贷款成数等措施,未超出市场预期,但重点是上周内政部提出平均地权条例、不动产经纪业管理条例,针对预售屋换约的修法构想。
黄舒卫分析,因为只有降低贷款成数的信用管制,却不管理换约套利,尤其现在工程时间动辄3、5年,操作时间很长,根本搔不到痒处,效果非常有限,甚至已出现边际效益递减;然而如果严格限制预售屋不能转售,投资客只能乖乖拿出六成自备款等交屋时,否则就等着违约、断头,则绝对是市场的杀手锏!
黄舒卫认为,虽然央行第四波信用管制项目,与之前差异不大,政策可预期性高,但有美国联准会缩减购债规模、升息,以及疫情的不确定性,国内更有内政部、财政部、地方政府的各类房市降温措施,以及超额供给的疑虑,预期2022年会出现另一波获利了结、预售屋「换约潮」。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