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这次主要修订的重点有四大项,包括一、自然人购置高价住宅贷款及第3户(含)以上购屋贷款之最高成数一律降为4成。二、购地贷款最高成数降为5成,保留1成动工款,并要求借款人切结于一定期间内动工兴建。三、余屋贷款最高成数降为4成。四、工业区閒置土地抵押贷款最高成数降为4成。

住商不动产企划研究室资深经理徐佳馨指出,延续上次调控基调,央行此次出手依旧以紧缩资金为主,搭配相关部会行政手段,特别是当买盘从预售转往成屋后,价量出现修正会更有空间。

央行再度出手,从资金水位去抑制过热的交易,主要针对短期投资客而来,其实有助于稳定市场,降低风险,对于真正自住买方影响不大。台湾房屋集团趋势中心执行长张旭岚表示,政府示警意味浓厚,保守型的建商,可能会放慢购地和开发脚步,观望后续政策变化,而短期投资客也会担心财务压力增加,释出部分使用强度不够的资产,近期置产族确实可能会形成观望氛围,不过对自住和首购族而言,反而因选择性增加,有积极进场的空间。

虽然央行第四波信用管制项目与之前差异不大,政策可预期性高,瑞普莱坊市场研究部总监黄舒卫认为,有美国联准会缩减购债规模、升息以及疫情的不确定性,国内更有内政部、财政部、地方政府的各类房市降温措施,以及超额供给的疑虑,预期2022年会出现另一波获利了结、预售屋换约潮。

大家房屋企划研究室副理郎美囡表示,近几日从内政部公布整顿预售屋的五大措施,到金管会加强不动产授信稽查,政府打炒房态度明确,加上全台房价受资金拉动,部分区域房价来到新高,挑战买方购买力,交易将会放缓。

#空间 #降为 #价量 #央行 #资金水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