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癌症基金会推出「银髮偏乡 就医无碍」癌症治疗交通补助专案,针对居住于大南部、宜花东等偏乡地区60岁以上的癌友,只要住家距离医疗院所10公里以上,且每月至少回诊治疗一次,每名癌友可申请8000元的交通补助。(台湾癌症基金会提供)
台湾癌症基金会推出「银髮偏乡 就医无碍」癌症治疗交通补助专案,针对居住于大南部、宜花东等偏乡地区60岁以上的癌友,只要住家距离医疗院所10公里以上,且每月至少回诊治疗一次,每名癌友可申请8000元的交通补助。(台湾癌症基金会提供)

口腔癌第4期的林伯伯,清晨5点赶着出门,为的是要搭上第1班公车,从台东到花莲慈济医院做化疗,每周固定1次、每次疗程至少3个月。为了治疗癌症,林伯伯必须跨县市就医,从家里到医院距离100多公里,来回车程至少需6小时,还不包含在医院就诊等待的时间。每次化放疗结束,忍受着愈来愈强的药物副作用,再继续同样的长途搭车与转乘的过程,林伯伯脑中常常浮起乾脆不要治疗的念头,因为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

根据2018年最癌症登记资料,台湾癌症发生年龄中位数,男性为65岁、女性62岁,且癌症的发生率从60岁之后即大幅提升,60岁以上占总发生人数高达6成。而南部及东部地区高龄人口相对较高,南部地区60岁以上癌症发生率更居全国之冠。

癌症是必须高频率稳定治疗的疾病,对于正在接受化学治疗或放射线治疗之癌友,常常需要每周甚至每天往返医院,而偏乡长者面对密集的治疗,身体已是一大负担,更需接受长时间且不方便的就医车程,更是让他们求生的一哩路雪上加霜。

台湾虽然不大,但都市、偏乡就医现况却大不同,五成以上偏乡地区癌友,前往医院接受治疗至少需要花费4小时车程,尤其是东部及南部地区幅员较广,大眾交通运输不便,医疗院所占比又低,使偏乡地区病友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金钱成本。根据台湾癌症基金会统计,逾7成癌症病友因居住地交通不便,曾萌生放弃治疗的念头。另有近8成癌友认为,长途往返就医会加剧身体对药物副作用所产生的不适,也大幅增加路程上的危险。

每天就医的舟车劳顿对癌患已是疲惫不堪,更何况是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年长癌友们,偏乡交通不便,大眾运输少之又少,赶着一天一两班的巴士,下车了再转乘,更甚者,南部及东部分别有超过6成及7成的癌症病友,常常是无人陪同的情况下独自就医,千里迢迢到医院接受治疗,结束后还得赶搭上回家的巴士,甚至自行骑乘机车,翻山越岭经过漫漫长路后才能到家得以休息。这样的就医路程,让偏乡癌友们感到身心俱疲,寧可选择放弃稳定的治疗。

有鑑于此,台湾癌症基金会推出「银髮偏乡 就医无碍」癌症治疗交通补助专案,针对居住于大南部、宜花东等偏乡地区60岁以上的癌友,只要住家距离医疗院所10公里以上,且每月至少回诊治疗一次,每名癌友可申请8000元的交通补助,帮助他们稳定疗程以利迈向康復之路。自2017年至今,已帮助逾千位的银髮癌友稳定治疗,让他们康復的「医」哩路不再遥远。

#就医 #治疗 #癌友 #偏乡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