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果然是陈水扁的传人。当年阿扁,是做了法律所不允许的事;现在的蔡英文,是只要法律没有不允许,再怎么专制独裁、贪婪失格,她都做得出。而《地制法》的「英人设市」,堪称她从政生涯的巅峰代表作。

现行《财政收支划分法》,让直辖市掌握政府绝大部分资源,六都取得的统筹分配税款,是一般县市的6倍。这套失衡制度,让同样都是台湾人,却会因为户籍地的不同,从出生到死亡,都得面临权益上的不平待遇。

以生育补助为例,台北市人生小孩,一胎赏2万;若是苗栗县民,同样生儿育女却只有8千8。又或是,天龙国钱多到年年七夕可以放烟火,偏乡却经常是空有路灯但不会亮,因为公所没钱缴电费。

一个台湾、两个世界,这句老哏,已经讲几年了,蔡英文不会没听过。但上任5年多,除了教室多了台冷气,偏乡还是偏乡;全长118公里的台东南迴公路,还是没有半间有病床的医院,病急想送医,与其拜托救护车快点到,不如祈祷死神晚点来。

城乡差距,造成生命面临根本上的差距。《财政收支划分法》、《国土计画法》及《行政区划程序法》草案,这三位一体的国土规划法案,蔡英文无心以对就罢了,如今还想在「穷县富都」的基础上让新竹变第七都,这不仅将让资源分配不均的现况更形恶化,在法理与政治上更是于理无据。

因为,现行《地制法》对县市升格设有双保险,除人口逾125万,「且」得在政治、经济、文化有特殊需要才得设直辖市。这种设计,无非是要避免数量趋于浮滥。

但今天蔡政府却打算将「且」改成「或」,条件的模糊化,形同打开潘朵拉的盒子,预料每回政党轮替,执政者为了讨好自家县市,保证台湾就会多了几个都;搞到最后,21都0县不是不可能。

更难启齿的是,蔡英文押着立院修法的原因,除了是替林智坚安排出路,无非是要让自己更有把握稳住新竹、赢得2022,避免执政提前跛脚。

当年阿扁的治国三部曲,是衝突、妥协、进步;如今蔡英文却是衝突、逼迫、退步。儘管明知「英人设市」名不正、言不顺,她仍挟着国会多数破坏体制,摆明只要法律没有不允许,没有什么不可以。

面对《地制法》修法,蔡英文要以私乱政、强渡关山或许不难,但政治升格将让国土规划更形破碎,对国家是福祸相依。预料不出几年,立法院终将得回头修法收拾这位总统留下的残局。

绿营强推地制法径付二读 在野党轰:英人设市、狼狈为坚
#蔡英文 #设市 #允许 #地制法 #偏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