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欧元开始流通以来,这个欧洲的单一货币于新年伊始届满20年,回首以往,期间欧元克服诸多波折,包括化解起初各方的质疑和针对物价的担忧,以及波及全欧的债务危机等。
法新社报导,欧元的纸钞及硬币自2002年元月1日起先是在12国流通,对于新货币的发行,当时有人热切期盼,不过必须使用德国马克(Deutsche Mark)、法国法郎(French Francs)、比塞塔(Peseta)与里拉(Lira)做买卖的民眾,则抱持怀疑态度。
时至今日,欧元区(eurozone)已拓展至19国,人口超过3亿4000万,范围自爱尔兰至德国并涵盖斯洛伐克。
虽然保加利亚、克罗埃西亚与罗马尼亚的民眾,对于改用欧元的利弊仍意见分歧,不过上述3国可望在未来数年内,成为欧元区的一分子。
铸造欧元的想法最初发轫于上世纪1970年代,当时期盼藉此深化欧洲整合,使欧盟(EU)各会员国贸易往来更便捷,并使欧洲具有能与强势美元互别苗头的货币。
正值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期间,多位官员纷纷盛讚,欧元有助于欧洲免于经济大灾难,像是欧洲央行(European Central Bank)总裁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昨天发布一篇部落格文章指出:「显然欧洲与欧元已密不可分。」
她说:「对于只知道单一货币的欧洲年轻世代,必定几乎无法想像没有欧元的欧洲。」
欧元流通之初,由于各国必须改用这个新货币,消费者曾担忧恐导致物价飞涨。
虽然若干商品像是咖啡馆里贩售的咖啡,因业者的货币转换而价格略为提高,不过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欧元使通货膨胀更稳定。
像是法式长条麵包,2001年在法国每条售价66分,如今则是90分,与欧元发行前的通膨增幅一致。
更多高价商品价格并未攀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有减无增,儘管如此,还是有许多人坚信是欧元导致荷包变瘦。
10年前源自希腊而波及其他国家的欧债风暴,欧元区曾遭逢濒临瓦解的危机,但如今依然强健。
在欧债危机期间,希腊、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与赛普勒斯经由撙节措施,换取纾困而化解债务的燃眉之急,同时欧元也从岌岌可危回归常态。
欧元区会员国财政部长发表联合声明说:「持平而论,起初的20年,欧元遭逢多事之秋。」并说,由于藉此学到「宝贵教训」,方使欧元集团能迅速、果决及合作无间因应疫情。
疫情危机期间,欧元区各国陆续宣布大规模的振兴方案,于此同时,欧洲央行则是执行维持较低借贷成本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巨额购债计画。
欧元集团主席、爱尔兰财政部长杜诺荷(Paschal Donohoe)在一段影音中说:「歷经20年,欧元的基础已稳固,足以证明具有因应更大规模挑战及危机的能耐。」
此外,虽然美元仍主导全球金融交易,不过当今欧元是全球第2大流通货币,占全球外匯存底20%,相较于美元则是60%。
目前发行的欧元红色、蓝色及橘色纸钞,在各地外观一致,并搭配普遍获得认同的哥德式(Gothic)、罗马式(Romanesque)及文艺復兴式(Renaissance)建筑图案,以免显得偏向欧元区某个国家。
去年12月,欧洲央行曾表示,已决定要改版纸钞,并宣布借助公眾的设计与谘询流程,预计2024年重新设计欧元。
拉加德说:「经过20年,有必要检视我们的纸钞样式,使欧元纸钞更贴近各年龄层与不同背景的欧洲人。」
她还说,虽然欧洲央行也在考虑与全球其他央行同步打造数位货币,不过欧元纸钞「将继续发行」。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