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渔业处与台湾海洋大学合作,规划贡寮美滟山渔港为「栽培渔业中间育成示范基地」,成为放流前生物适应的前哨站,先小规模尝试在渔港内设置田字型箱网作为中间育成设施,将预计放流的鱼类短期饲养在箱网内,当牠们熟悉海洋环境后再放流到大海中,以復育海洋资源。
渔业处表示,市府自2019年起推动「嗨渔港」计画,为渔港赋予更多元利用或转型机会,以贡寮的海洋资源復育园区为復育基地,将邻近低度利用的和美渔港及美艷山渔港分别转型为生态復育中心及栽培渔业中间育成基地,打造新北復育金三角,结合专业的培育復育能力以及现有东北角的优良海域,进行永续海洋资源。
市府委托台湾海洋大学助理教授徐德华执行「新北市政府美滟山渔港栽培渔业中间育成计画」,在美滟山渔港设置栽培渔业中间育成设施,并搭配多营养层次水产养殖方式,结合生产不同营养层次的水产物种,从而最大程度地减少能量损失和环境恶化。
利用多营养层次将一种物种的未食用饵料和排泄物被重新利用,转化为另一种物种的饵料、肥料和能量,通过养分循环,将生产效率提高,测试的物种有虎斑乌贼、条石鲷、水晶凤凰螺、牡蛎以及三种大型藻类(石莼、硬毛藻、红翎藻)等生物进行多营养层次水产养殖测试。
徐德华表示,计画是台湾首度设立栽培渔业中间育成基地,去年初步试验证实,一条石鲷在箱网暂养1个月期间的活存率高达99%,生长状况良好,搭配养殖大型海藻与吊挂牡蛎,可有效防止投喂所造成的残饵与氨氮废物污染,并可吸引天然饵料,逐渐减少对放流鱼只的投喂,达到「野化」的目的。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