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传媒曾建华专栏】上了国中,内坜教会的聚会时间和我周六、日的补习时间衝突,没法再去了。补习地点在中坜市区那时大名鼎鼎的信成补习班。为什么补习我也不知道,反正同学们都是这样做的。
下课后刚好去中坜浸信会参加少年助道会(国中生),但是因为少助的人数不多,所以有时也被迫参加中级助道会(高中生)。那是民国64年,直到现在我都是这教会列名的会友,这里就成为我这辈子的心灵故乡了。
可以说接下来我人生当中每一件重大的事件都在这里发生,求学、毕业、当兵、认识我太太、结婚、生子、职场异动、中年「退休」到金瓜石开民宿,一切的一切都在中坜浸信会发生。
儘管我们家离开中坜快廿年,和这所教会非常多非常多的弟兄姊妹一直保持密切的往来。比如教会中有分出许多小组,「环北小组」已经廿多年,已歷经改名、重组、取消种种状况,有的家庭全家移民美国,有去大陆的又回来了,整个小组原来的弟兄姊妹几乎完整地留在同一个群组内。很多年来这个已经不存在的小组,几乎年年办理自己的「退修会」,是三天两夜哦,大家又会沈浸廿多年前那种初心的喜乐。
回到国一,我读书靠的是小聪明成绩还行。那时教会是沈文廷牧师,后来是神学院刚毕业的李天赐传道(李哥)和黄翼红传道(黄姊)夫妇,也就是后来的李牧师夫妇,与内坜教会的陈宗心牧师夫妇一样,对我们这一群小毛头也是一样的包容,而我还是经常在牧师家吃饭、翻冰箱找东西吃、睡牧师的床,现在想想真不可思议。
而青少年一直到结婚最重要的感情问题,李哥黄姊是一路陪着我们有一群小孩走过来的。多少年后李哥早已离开中坜浸信会,转任高雄文化堂、去阳明山主管岭头山庄、再回高雄文化堂,我们有什么感情的问题还是会找上他们。
当然,我的婚礼也是李哥专程由高雄北上主持。从国一到现在我大概有什么疑难杂症第一个就想到李牧师。甚至于前三年我母亲搬家到高雄(我弟住高雄),我与我妻特别南下,与李哥黄姊共餐,请他们照顾她老人家,李哥也一口允诺。这不是什么交情,这是上帝的爱,藉着一些特定人不断地在我的生命中印证出来。
李哥离开中坜后,中间有一、两位牧师来去,最后戴文峻牧师来到中坜,那时他也才自神学院毕业的年轻传道人。他在中坜牧会的时间至少卅年吧,是这所教会八十年来驻会时间最久的牧师。
戴牧师的神学基础深厚,在中坜拿到了神学博士学位,并且在神学院任教。他花非常多的时间陪伴弟兄姊妹研读圣经,教会治理也很上轨道,而执事会与戴牧师的配合也堪称顺遂,使中坜浸信会成为一个很有见证的教会。
2003年我们家搬离中坜后,戴牧师每周在教会他自己做的查经资料都会寄一份给我,几乎涵盖整本圣经重要的书卷,这些查经资料我一份也没丢,在研读圣经有疑义的时候都会翻看一番。近数月以来,我目前所在的教会面临一些重大的改变,我一路查考「使徒行传」也得力于戴牧师近廿年前寄给我的资料。他实在是一个很棒的牧师。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
照片来源:作者提供。
●更多文章见作者脸书,经授权刊载。
●专栏文章,不代表i-Media 爱传媒立场。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